青海一技校到莱“借水养鱼”
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与莱芜技师学院达成合作办学协议本报记者郭延冉
2014年11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感谢莱芜技师学院为青海互助县学生提供的这样宝贵的学习、提升机会,为他们人生起步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今后,我们将派更多专业的学生、派更多的教师到这里学习,也欢迎莱芜的优秀教师到青海互助传经送宝。”13日,在莱芜技师学院举行的青海互助技工学校山东实训基地揭牌仪式上,青海互助县技工学校校长汪元寿感言。当天,莱芜技师学院与青海互助技工学校签订协议,正式拉开了合作办学的序幕。
  挖掘优势资源,
实现“2+2”联合办班

  据介绍,此前,为响应支援西部地区职业院校的号召,莱芜技师学院先迈出了到省外办学的脚步,于10月21日在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举行青海分院揭牌仪式,并签订合作办学协议。
  在13日的签字仪式上,记者了解到,双方本着“挖掘优势资源潜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优化建设人才结构,打造特色专业品牌”的指导思想,在培养方案设计与实施、质量考核与控制、就业服务与指导、在职职工继续教育与培训、(执)职业资格鉴定和“双师型”教师培养等领域开展合作。合作以“2+2”联合办班的形式实现,即前两年学生在互助技工学校就读,由其负责完成相应专业课程的教学、技能训练、考核,按规定颁发中级证书和毕业证书;从第三年起由互助技工学校组织学生到莱芜技师学院对口专业就读高级班,教学及实习就业等均莱芜技师学院负责。
高效课堂很高效,
实训车间很给力

  13日一早,青海互助县副县长张宏伟、互助技工学校校长汪元寿、互助县教育局副局长石存贝一行5人,在莱芜技师学院相关领导的带领下参观了莱芜技师学院焊接实训车间。参观结束后,一行人与在莱芜技师学院学习生活了两个多月的2014级青海高焊班23名学生进行了亲切座谈。“希望你们带着互助40万乡亲父老的期盼,在几千里之外的莱芜技师学院扎实勤奋学习,获得安身立命的本领,将来做企业的老总,为两所学校争光添彩,报答家乡,报答父母。”座谈会上,张宏伟亲切地叮嘱23名来自青海互助县的学生,并与他们合影留念。
  从今年9月10日由技师学院领导亲自接站来到莱芜学习,两个月来,23名青海互助学生由不适应气候环境、听不懂老师讲话到渐渐融入到莱芜技师学院温暖的大家庭中。“都说山东人好客,果然如此。老师和同学都特别关心我们的生活起居,现在我们已经成为好朋友了,也不再那么想家了。”周勇武笑着说道。熟悉了生活环境后,青海互助学生也渐渐地体会到在这里学习焊接的优势。“第一次接触高效课堂,由学生自己讲课,在老师的帮助下自主化解课程难题,效率很高,知识掌握得也更牢固。实训车间条件比我们那边好,过去我们都是五六个同学用一台,在这里可以一人用一台,实际操练的机会多了。”2014级青海高焊班班长熊朝明说。
互助学生很争气,
曾夺得焊接专业山东“状元”

  记者采访了解到,从2012年起,莱芜技师学院就与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达成合作协议,在互助县选拔一批优秀学生,由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实施前两年的教学,第三年和第四年学生到莱芜技师学院“进修”,完成后期的学业,达到高级技工水平。今年9月份来的23名学生已是两校探索合作办学以来的第三届学生了。
  莱芜技师学院焊接专业李清延老师告诉记者,青海高焊班的学生非常珍惜到山东莱芜进修的机会,学习格外勤奋,一到实训车间“撵都撵不走”,他们的成绩也非常突出。在今年6月26日举办的2014中国技能大赛山东省选拔赛焊接专业比赛中,2012级青海高焊班学生刘有芳技压群雄,夺得大赛第一名的好成绩。完成学业后,刘有芳和白顺鹏回到母校互助技工学校任教,把在莱芜学到的本领带回家乡,传授给更多像他们一样有着“一技行,天下行”梦想的孩子们。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