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本报传统文化寒假培训班国学经典主讲人王萱——
“人生最宝贵的莫过于智慧”
2015年01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1月28日讯(记者 陈莹) 自21日本报推出“齐鲁晚报·传统文化寒假培训项目”以来,本报的报名热线每天都能接到30多个来电,在报名的同时,家长也提出了一些问题,本报特邀本次国学经典主讲人之一的王萱老师,与大家聊一聊与国学经典有关的那些事。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弟子规》里这么说,孩子背得熟瓜烂熟,可生活中总是各种不服,国学到底能学到些什么呢?”市民李宁先生拨打电话咨询说,在当下学国学已经成为一种潮流,然而死记硬背的结果却往往是“过眼云烟”。
  “最好的东西莫过于智慧,最大的智慧莫过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王萱老师说,国学教育应该把孩子培养得知书达理、孝亲尊师,懂得推己及人,有文化涵养。
  王萱告诉记者,相较于以前,如今的家长对于孩子未来有大出息的观念已经渐渐地轻了,而自身能快乐的比重在增加,其实孩子将来有多大成就,是不可预知的,但应该在他人生最关键的时期打好基础,把最好的东西给他。
  “腹有诗书气自华。”在王萱看来,虽然从很多方面国家与世界接轨了,但中国人的“根”和“气质”却是不变的,而它所指便是中国传统的古典文化思想,中国人有中国人的气质。
  在本次“齐鲁晚报·传统文化寒假培训项目”国学经典班上,开设了《孝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幼学琼林》、《笠翁对韵》等经典课程。
  “齐鲁晚报·传统文化寒假培训项目”将于2月2日开课,以小班授课为主,名额有限,报满为止。
  咨询电话:13792512395、6273577、6879080。
  培训地址:芝罘区西南河路25号体育之家五楼(市老游泳馆对面)。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