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急诊室的守候
2015年01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今年冬天太干燥了,儿童感冒多发,输液室内往往一座难求,孩子生病,父母受累,在日照市人民医院的儿科急诊室内,本报记者蹲守多日,用镜头记录父母对孩子的爱。
文/片 本报记者 刘涛                             


  人们常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一个男人如果没有当上父亲,那么他便很难体会当年父亲对自己的那份深沉的爱;一个女人如果没有成为母亲,那么她也无法体验到作为母亲的伟大付出以及对子女的无限牵挂。未曾为人父母之时,人们或许只将这句话当成一句充满夸张色彩的口号。
  其实记者本人还未曾结婚,但一次偶然的采访机会,踏入儿科急诊室,眼见带着孩子就医的父母们差不多都与记者本人同龄,孩子生病忙的是大人,挂针,取药,守候,有的孩子发烧40多度,家长担心受怕,手都哆嗦,孩子扎针哭嚎,针头犹如扎进父母心头,自己打针感觉不好,但孩子打针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置身其中,记者渐渐理解同龄人的感受,似懂非懂,直到回到家中看到自己头发已经斑白的老父亲老母亲,才恍然大悟,其实我的父母也都是这么过来的,不远的将来我也将会这样,医院儿科急诊室里的年轻父母们不少都是刚刚从“孩子”的角色转化为“父母”,而我只不过未曾经历而已,所以决定拍这样一个选题,给天下父母。
  ①1月19日,已经晚上11点半,医院儿科输液室的灯光还都亮着,透过医院玻璃窗还能看到家长抱着孩子在输液室内输液。
②1月7日,儿科输液室内一家三口都“累倒了”,孩子生病全家受累。
③1月19日,一位陪孩子输液的家长的眼睛里布满血丝,嘴唇也干裂了。这位家长从前一天晚上两点孩子不舒服到拍下照片那一刻,已经整整20个小时没有休息。
④1月19日,一位男子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大儿子夜间突然发烧,他一边打电话询问着家里爱人与小儿子的情况,一边在医院焦急地看着孩子的体温表,他的孩子当夜高烧40.3℃,直到孩子高烧退去他的手还在不停发抖。
⑤1月13日,输液室内已是深夜,正在输液的孩子困倦地躺在母亲的臂弯中入睡,这位母亲仔细着端详着孩子并轻柔地抚摸着孩子的脸庞,这种爱是世上最大的爱:“母爱”。
⑥1月16日,看着孩子忍受扎针痛苦,一年轻母亲低头亲吻安抚孩子,母子连心,针头虽然扎在孩子身上犹如扎进母亲心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