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院报告强调,加大对行贿犯罪惩治力度
三百多行贿人砸了自己的脚
2015年01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29日下午,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白泉民作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吴鹏飞作省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两份报告数据详实,回应关切。去年,我省法院、检察机关加大对行贿行为的惩治力度,300多名行贿人被检察机关绳之以法,法院审结此类案件上升超六成。
  本报记者 马云云 宋立山               
打击行贿: 行贿案审结数上升超六成
  白泉民介绍,去年,我省法院审结行贿、介绍贿赂犯罪案件164件,判处罪犯170人,同比分别上升67.3%、53.2%。
  检察机关也十分重视查办行贿犯罪,“将302名拉拢腐蚀国家工作人员、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贿人绳之以法,同比上升51.8%。”吴鹏飞说。
  为了加强职务犯罪预防,检察机关拓宽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的应用领域,受理查询6.4万次,建议取消93个单位的市场准入资格。
  “一段时期内我们对行贿的打击力度还不够。”省政协委员、山东德孚威律师事务所主任于毅说,行贿是源头,应加大惩处力度。

规范减刑假释: 620起案件被变更减刑幅度
  对减刑、假释案件,我省法院一律实行立案公示,对书面审理的一律提讯罪犯,对减刑、假释裁判文书一律上网公开,对职务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金融犯罪三类罪犯的减刑、假释一律开庭审理。白泉民介绍,去年共办结此类案件4.2万件,其中裁定不予减刑、假释或退回补充材料730件,变更减刑幅度620件。
  检察机关也开展了专项检察活动,逐人清查三类罪犯服刑情况,监督纠正违法案件114件,依法建议收监执行72人。
  此外,检察机关还健全非法证据排除制度,先后排除非法证据599份,因事实证据存疑撤案、不捕不诉231人。监督纠正行政执法不作为、乱作为案件693件。
  “排除非法证据,是有效防止冤案的重要举措。”省人大代表、京鲁律师事务所主任郝纪勇认为,近年来全国范围内纠正的冤案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证据不充分或者存在瑕疵,甚至刑讯逼供。健全非法证据排除制度,是法治建设的一大进步。
着力民生: 保食药安全,立查监管渎职76人
  白泉民说,去年我省审结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危害食品药品安全、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犯罪案件3234件,判处罪犯5399人。审结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案件23件,判处罪犯29人。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形式司法保护,对383名拐卖、性侵害未成年人罪犯予以严惩,实行未成年人圆桌审判、轻罪记录封存制度。依法审结金融借款、民间借贷等案件16.5万件。
  吴鹏飞介绍,为保障群众食品药品安全,去年惩治制售假药劣药、有毒有害食品等犯罪1433人,立查背后的监管渎职犯罪76人。为促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入学、看病、就业等问题,立查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险等民生领域职务犯罪913人。
  “比如走后门上名校,其中就可能会牵扯职务犯罪,打击滥用公权力的行为,也是保障民生、维护社会公平的重要方面。”郝纪勇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