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后”小夫妻梦想成为滕州“破烂王”
六亩废品收购站里干起大事业
2015年03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夫妻俩一天在废品收购站忙碌十多个小时,依靠自己的双手致富。
     本报记者 甘倩茹 实习生 李新会


  早七晚十,一天连续在废品堆里工作十多个小时,“85后”小夫妻王兴龙和黄林林从事着绝大多数年轻人瞧不上的工作。他们在滕州市永昌东路经营着一家兴龙废品收购站,就是这份又脏又累的工作,让夫妻俩靠着自己的双手买上了车和房,他们还想成为滕州地区的“破烂王”。
一脸沧桑却有一股干劲
  占地六亩多的废品收购站里,一摞摞整齐堆放的纸箱和等待处理的各种废品立即把人淹没。王兴龙开着叉车穿梭在垃圾堆里,不远处还有纸箱打包机正在轰鸣。王兴龙和黄林林都穿戴着宽松的衣服,头戴帽子,废品堆淹没了两人瘦小的身影,两人共同的特点就是皮肤黝黑,比同龄人多了几分沉稳和沧桑。
  王兴龙的父母从事废品回收二十多年,他们一直希望孩子可以从事一份不脏不累的工作。高中毕业后,王兴龙在济南一所专科院校读了市场营销专业。2009年毕业,同学们都开始忙着找工作的时候,王兴龙却想回家跟着父母做废品回收生意。“因为家里一直干这个,我从来没有看不上这个工作,并且收入也不错,就没找别的工作。”王兴龙说。和黄林林结婚后,两人决定另起炉灶。“父母给了我们一套旧设备,我们自己借了三四万块钱,就算是开张了。”王兴龙说,“那时候我二十出头,一天在垃圾堆里十几个小时,说不累那是骗人的,分拣设备比较老,废品场地是泥土地,也没有现在的顶棚,就害怕下雨、下雪,但是我总是浑身有一股干劲。”王兴龙表示,路是自己选的,累的时候咬咬牙就过去了。
妻子“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让王兴龙能“咬咬牙就过去”的人正是他的妻子黄林林,两人是高中同学,黄林林现在依然延续了高中时对王兴龙的称谓“龙哥”。“龙哥高中那会儿就老爱捡垃圾,有些同学为此都对他有看法,关系好的同学还劝过他。我听说他宿舍床底下堆的满满的都是捡来的瓶子。”黄林林说。后来王兴龙请了包括她在内的一些同学吃饭,而饭钱正是王兴龙卖垃圾所得。后来同学们对王兴龙有了更多的了解,对他的看法改变了,从那时起,黄林林对“龙哥”也有了好感。而不少同学为了赚点零花钱,开始跟着王兴龙捡垃圾。
  婚后,当黄林林决定到废品收购站帮忙时遭到了娘家人不小的反对。“家人都认为二十多岁的姑娘不该在废品站里干这种又脏又累的活,我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呗。”黄林林提起当时家人的反对,轻描淡写带过。而从“龙哥”对黄林林呼来喝去的顺从中,可以感受到王兴龙对妻子的柔情。
梦想成为滕州“破烂王”
  经过四年多的辛苦经营,小两口依靠自己的双手还清了房贷,也买了小汽车。对于目前的生活,夫妻俩都表示比较满足。“那个纸箱打包机和叉车都是换的顶尖的设备,投入了近二十万,顶棚也盖上了,地面也硬化了。这几年我们挣了钱就会投资到废品收购站上,一年一个变化,现在环境比原来好多了。”说起废品收购站的变化,王兴龙很有成就感。
  王兴龙说自己前段时间去参加了一个行业会议,在鱼台有个同行,他的废品回收站占地五六十亩,固定资产达到一千多万,每个月的周转资金也能达到一百多万。“我也梦想着能有这样的成绩,滕州这个地方同行多,竞争大,要想有那样的成绩可不简单。虽然我做废品收购,我依然有梦想,想成为滕州的‘破烂王’。”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