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不做“低头族”上课交手机
潍坊一高校开展“零手机课堂”活动
2014年05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学生将手机放进手机袋。
     本报5月19日讯(记者 李涛 大学生记者 韩玉棋)“老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埋头玩手机上网聊天玩游戏,学生学不好,老师教学也没积极性,课堂效率可想而知。”19日,记者从山东经贸职业学院获悉,为促进学风建设、积极推进大学生文明修身工程,该校国际商务系组织开展“零手机课堂”活动,学生上课前先“上交”手机,倡导学生不做“低头组”。
  19日,记者来到山东经贸职业学院,在4号教学楼教室内,记者看到在教室黑板一侧悬挂着一个布满口袋的格子布,每排有6个口袋,一共8排,共计48个口袋;每个口袋前面都有一张纸片,纸片上标有学生姓名、班级、学号。“这就是我们的手机袋,学生上课前先把手机放到里面,下课后再取走。”该校国际商务系党总支副书记高义丰告诉记者。
  据介绍,在学校固定教室内都设置有手机袋,每个手机袋上都标注着学生姓名、班级和学号。而在流动教室内,每个手机袋上都标有数字符号。
  “一节课40分钟,平均每堂课看手机的次数在2-3次左右吧。”学校13级国际贸易专业的王珞告诉记者,尽管知道是学校对大家好,但一开始大家都不是很理解学校的做法,大学就应该是开放自由包容的,大家平时都对手机产生了依赖,突然把手机上交感觉很不适应。
  “有时候只是想拿出手机看看时间,不过拿出手机来就会忍不住玩玩,看看短信、玩玩QQ或者微信。”国际贸易专业的孙孟迪告诉记者,有时候老师讲课时大家都认真听,自由学习时间就会忍不住玩手机。
  国际商务系商务英语教师刘奎芬告诉记者,以往每次上课时都会提醒学生把手机关机或调静音,但还是会有学生偷偷地玩手机。“考试的时候学生都把手机上交,平时上课交手机也不大现实,挨个检查那就更不可能了。”
  “学生上课低着头玩手机,学习肯定学不好;有时候学生忘记调静音,电话铃响了就会影响教学秩序;不仅如此,学生长期埋头玩手机,对颈椎也不好,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高义丰告诉记者,对此学校一开始想引进屏蔽仪器,信号可以屏蔽,但阻止不了学生玩游戏看视频,经过一番学习考察,最终选择了手机袋。“手机袋上都有名字,哪个学生不来上课通过手机袋一目了然,大大降低了学生逃课率。”
  尽管一开始大家不适应,但经过半个多月时间的实行,大家都已适应,上课前先交手机成为一种习惯。12级报关专业朱鹏告诉记者,现在大家都养成习惯了,上课时交手机,自习课也会上交手机。为避免学生落下手机,每个班级都安排了监督员提醒。
  “现在感觉很多事情并不一定要在课堂上做,课堂上就应该是学习的;感觉老师上课也比以前讲的东西多了。”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杨鸿翔告诉记者,现在大家都形成习惯了,老师上课时也会主动把手机放到手机袋里。
  “课堂上学生的反馈直接影响教师的授课心情与积极性;以前大家都做低头族,现在上课积极性明显提高,我们也更愿意讲课了,与学生互动的也多了。”刘奎芬对学校手机袋活动的实施很是赞成。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