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三名学子被香港大学录取
三位“学霸”分享港大面试经验和成长心得,提升综合素质是关键
2014年07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近日,烟台二中3位考生拿到了香港大学的电子录取通知书。在世界大学的排名上,香港大学历年的排名都要高于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三位同学被香港大学录取,除了优异的高考成绩,还有非常优秀的个人综合素质,对于内地的考生来说,或许有另一种借鉴意义。
口语流利不是特别重要 观点论证有力才最关键
  冯佳卉选择港大是因为在港大会有国际化的视野,更多地感受不同的文化。正如她当初选择二中,她喜欢自由的学习氛围。港大的学习相对内地的大学比较自由。
  在准备港大的面试期间,冯佳卉会多看一些新闻,关注时政类问题,看英语的报纸(china daily)。去面试前一周搜了历年的面试题自己说着练一下,对同一个问题多角度思考,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思路。
  冯佳卉本来以为自己英语还不错,面试的时候发现大家口语都很棒,她瞬间从学霸变成学渣,但其实口语多么流利不是特别重要,观点以及有力的论证才是最重要的。
  能够顺利被港大录取,冯佳卉认为对自己帮助最大的是高二的时候参加的辩论赛。以前没参加过辩论之类的活动,而且担心耽误学习,但是班主任鼓励她参加,练得大气一点。经过辩论赛之后,学会了对待任何问题都辩证地分析,学会了对一些问题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也让自己能够在大的场合不怯场,自信地表达观点。
  不要过分地定一些太遥远而伟大的目标,要脚踏实地,给自己制订一些容易执行的短期目标。
  记住我们没有过去,没有将来,只有现在。
  当学霸固然重要,但不要一味刷题。每天固定时间看点新闻,多看书,开拓视野。多练口语,才能表达准确想法。
不要让人看出刻意准备了 面试结束把凳子放回原处
  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不仅是提升成绩的一个方法,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真正了解自己的特点。
  要平静地对待任何波折,只关心一件事:你的学习任务是不是做好了,如果没有,补救计划是不是做好了。
  花大力气改掉自己的坏毛病,越早越好,要防止旧病复发。
  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一定要有一种力量,支撑你走下去。
  如果你不擅长制订学习计划,赶紧开始练习,计划表让你知道现在该干什么,什么最重要。
  贺洋曾经考虑过出国,放弃的原因是同时学习中美两国的高中课程带来的压力与风险。港大既可以通过高考录取,也能享受到国际教育,加上港大教育注重学生成长和品质培养,专业灵活,学费与出国留学相比也相对较低。并且港大的翻译专业也是香港最佳,全英文授课,专业上有优势,比较适合她。
  贺洋建议面试前一天去踩一下点,要避免练习过度失声,不要让人看出刻意准备了。自我介绍一定要避免30秒说不完的情况,这样很让人尴尬,说的少一点不要紧。如果英语说得磕磕巴巴,这个问题一定要克服。面试千万别紧张,只要找到侃大山的状态就好,充足的准备会增加自信。
  小组讨论,要争取做到论点清晰、论证有力,用流畅的英语打动教授们。面试结束,记得把凳子放回原处,最后一个要关门。面试中的老师无意为难,作为竞争对手的同学们也很友好,展示自己真实的一面就好。
  贺洋报的是翻译专业,将来准备从事同声传译的工作。她打算在大学期间多学几门外语,如果可能的话还可以考虑双学位,不过如果太忙还是要保住本学位。
  高中三年,贺洋觉得她逐渐探索出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完成作业之后,她大多数时间都待在教室,尝试不同的学习方法,或者试用不同的参考书、不同的训练方案。三年里,她从懵懂变得能够找出自己的强弱项并制订训练计划,合理安排时间,调节大考心态,生活张弛有度。她认为二中没有大堆的书本习题,而是培养出可以受益终身的能力。贺洋告诉记者,一名优秀的二中学生一定是一个有思想、有能力、能自主学习的成熟的人。
大学有高低 个人奋斗无边界 年轻是资本 人生历练到处有
  年轻真的就是资本,不要在高一还想着贪玩、高二还觉得离高考还远,你可以发奋学习,也可以多拓展,因人而异。只要注重过程,看淡结果。人生历练到处都有,不患得患失,看重过程中自己的进步,也许真的就能做到最好的自己。
  对于王海澄来说,三年前进入二中高中部时,香港大学的确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因为港大的极高的要求是三年前的他不可企及的,是二中引导他探索更适合自己发展的路途。
  港大面试,王海澄准备的并不多,他认为面试考的就是个人的素养,刻意的训练也许是有价值的,但绝不可能产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对于港大的小组面试,王海澄真觉得自己并不是最好的,只是积极参与,敢表达自己观点。港大的教授强调一点:“我们不看重你的结果,更注重你解题的过程,我们现在的教育可能少了一些轻视结果看重过程的勇气吧。”聊天时,王海澄问了教授一个问题:“你怎么看待内地学生?”教授先赞扬了内地学生的学习刻苦成绩优秀,但问题是内地学生很少做社会活动,很少去服务社区,她更希望学生们都是能够将学业与社会活动平衡好的人才。这一点给王海澄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王海澄始终觉得,大学也许有高低,但个人奋斗无边界地域之分,只要肯努力没有阻挡自己前进的力量。
  王海澄的录取专业是他报的第一志愿——工学院(剑桥计划),将来可能选电子工程相关的专业。对于职业规划,他觉得也许先到一个有实力的公司磨练五六年再自己创业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在二中三年,王海澄最大的收获是一种归属感。王海澄说:“我们是二中人,我们走出去就是最棒的,这是二中人的品性,更需要一代又一代二中人的践行与弘扬。”
  关于内生的自信心,王海澄认为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日常磨练的结果,还有一个是朋友们的帮助与鼓励。高一时候参加辩论队训练,高二管理学习部,还有不少的学校集体活动。这些让他发现,自己原来还有那么多东西,不是除了课本一无所有。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