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记忆半生坎坷
2014年07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董言智

  我生在1950年,从我记事起就记得我父亲、二叔、三叔三兄弟先后参军当兵复员转业回家。二叔回家当了村干部,三叔文化高一些,转业到莱阳当了国家干部,唯独我父亲在部队里受了些轻伤,复员回家一直没有好转,成天躺在炕上,农活不能干。乡下根本没有医院医疗条件很差,如果有现在的医疗条件,他就不能在我6岁那年不幸病逝了。那年我父亲39岁,父亲的去世对我们全家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我妈妈和我奶奶整天哭得泪流满面,街坊邻居都为我们痛心,家里失去了顶梁柱这日子怎么过!我们姐弟三人都很小,妈妈身体本来就很弱,加上父亲的去世更是雪上加霜,一家人的日子就这样在漫漫岁月里熬。
  到了1958年,我就开始上学了,就在这一年人民公社成立了,完成了集体所有制,全村就开始吃食堂,大家的饭锅、粮食全部拿出来,结果饭锅被砸了粮食全部交公。那时吃食堂都不知道什么意思,我年龄小,问妈妈是不是吃食堂就是全部吃糖。其实,所谓吃食堂就是吃大锅饭。
  1958年到1959年风调雨顺,庄稼丰收,大炼钢铁,男劳动力大部分出去了。到了1960年以后,因为男劳力在外,家里剩妇女半劳力,庄稼大部分减产。那时实行了工分制,男劳动力每天一般10分,女劳动力一般5-6分,家里没有男劳动力就挣不到工分分不到粮食,我家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真是度日如年。
  1960年因为家里没吃的,学校实行半日制上课,上午上课,下午放学回家弄吃的,帮助妈妈减轻负担,那时我真的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在学校里我书画一直很优秀,美术常常考满分,妈妈希望,我将来能成为一名画家。
  粮食歉收对于没有劳力的我们家而言是致命的,妈妈成天发愁,日子实在过不下去,想带着我们去投水库自杀。好在他人帮助下,我妈妈改嫁到另一个村,我也一起转学。可是好景不长,在我刚上完四年级考上高小的时候,继父就不让我上学念书了,因为家里养了些猪让我辍学放猪,当时我是多么的痛苦啊!我晚上睡不着觉,想想我的命为什么这么苦?俗话说命里八尺难求一丈,这些话在老百姓当中都这么认为,就这样我的书画梦再也做不下去了。
  我慢慢长大了,没有别的出路就得参加生产队劳动,在生产队期间队长对我十分关心,我也积极努力当一名好社员。后来我当上生产队计分员,又被选为生产队会计。
  文革过去了随着改革开放,在党和政府各项富民政策带动下,特别农村拿地种地不交税,实实在在带来了好处。我的日子也越过越好,50年的书画梦终于实现了,现在我又上莱阳老年大学,继续深造我的书画,相信我的晚年会变得更加幸福。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