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汇聚各地客商,民间手工艺发达
小小酱菜飘香传承数百年
2014年07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竹竿制作后人在制作座椅上用的竹制构件。
     文/片 本报记者 杨淑君 王传胜 凌文秀   
  除了名噪一时的官办行业,临清的民间手工业也非常发达,这些民间手工业多集中于中洲古城内,以竹木加工、酿造和皮毛加工等为主,有些手工业行业一直延续至今。
竹笼屉匠人>> 一把手钻整整用了80年
  时值正午,临清古城区锅市街西首,张保录的小铺门口,竹笼屉摆起一人多高。妻子王玉香坐在门口,看着来往客人,回答每一位到访者的疑问,张保录则坐在屋内,专心致志地做着自己的笼屉。 
  笼屉作为一种炊具由来已久。曾经笼屉还作为行业标志“幌子”出现在饭馆门口。“他家的笼屉生意已经做了四代,我认识他的时候,父辈们还在制作笼屉”,王玉香缓缓道来,以前家家户户几乎都要笼屉,距离临清二三百里地方的人,都到临清买笼屉,如今大都是馒头房和饭店用。30年前,这条街上的笼屉铺有七八家,因为需求量大,家里还要雇几个小工帮忙,如今就剩下两家。因为笼屉生意不是很红火,张保录的小店还捎带着卖竹席、簸箕等。
  张保录话不多,从爷爷辈流传下来的一把手钻至今已有80年的历史,他仍然运用自如,得心应手。“这个年龄,出门打工不大行了,就在家做这个。”50岁的张保录说,二十岁左右,自己就开始跟父亲学习这门手艺,自己的侄子也在做笼屉,儿女们则因为求学离开了家乡。张保录每天能做七八个竹笼屉,虽然有电钻,但他还是习惯用手钻:手钻钻出得眼儿由窄到宽,笼屉能做的比较结实;电钻钻的眼儿都是一溜直的,容易坏。“靠这个挣不了什么大钱,手工艺产品,得一个个慢慢做。”但王玉香理解丈夫,这里面的每一个产品,都凝聚着他的心血和感情。
竹竿巷后人>> 昔日主产业成配件生产商
  昔日繁华的竹竿巷如今看来狭窄拥堵,以致于竹竿巷内还从事竹制品生意的都搬到了交通便利的锅市街。 
  田震是家族中从事竹制品的第四代人,但他的手艺比祖上退步了很多。“看汉字的写法就知道,以前竹筐、竹篮,很多头上顶着‘竹’字的器具都是竹制品。现在都是塑料制品、不锈钢制品,便宜又耐用。”田震手上接到了一单制作三四千件竹制座垫的生意,是为一家小型的座椅加工厂做配件。“剩下的生意就是梯子、还有一部分蔬菜大棚、鸡圈的小生意。”可这几年,连蔬菜大棚和鸡圈也不爱用竹子了,“他们都改用铁制、钢制的,用好多年都不会坏。” 
  另一家竹制品店铺前,从德州来感受临清运河文化的侯先生正在耐心等待一个即将出炉的竹制品——酒提子。“酒缸泡得药酒,用竹制品当勺子,不会破坏药性和味道,绿色环保又健康。” 
  店主人张春生今年60多岁,店铺前摆放着众多竹制的竹篮、酱油和醋提子、看车用的车牌、说快书用的快板以及算卦用的卦签等。“我是我们家第四代做这个生意的,不过我家孩子都不做这个了。”张春生是做竹制品很熟练的手艺人,一天能编一个竹篮子,卖20多块钱。“年轻人做点什么都比这个赚钱多。” 
  至于运河申遗能给古老的竹制品手艺带来什么商机,张春生和田震都表示不抱太大希望。更重要的是,田震感觉自己已经不再掌握精美竹制品的老手艺。而张春生则感慨自家后人已经无人从事这个行当,而他本人也已经60多岁。
济美酱菜>> 200年老技艺飘香至今
  临清人的餐桌上,总少不了几样小咸菜。小菜普通,可这制作小菜的手艺已经流传了两百多年。如今临清古城区的“汪家大院”,便曾经居住着济美酱菜的创始人——汪永椿。
  运河繁盛之际,临清帆樯如织、百货山积。南来北往的人们,都习惯买些耐存放的咸菜,以备路途之需。而一些盐商,为了逃避临清关税,往往在过关前低价卸卖食盐,精明的商人们纷纷开起酱菜铺。乾隆年间,安徽歙县人汪永椿在临清城购买一座宅基,办起酱园,铺号为“远香斋”,至清末民初,又更名为“济美酱园”。
  据记载,开张时,汪永椿的酱园前店后厂铺面很大,酱、醋、红青腐乳、酱咸制品格具齐全,汪氏还实行了“悬牌标价”的办法,将酱油、醋、腌菜按不同等级标出不同价码,任人选购,这在当时也是一种创新,显示了汪氏酱园的细心、周到,生意越做越好。 
  对临清美食颇有研究的原临清市广电局副局长靳国军认为,济美酱园发展得好,更多的还是得益于运河。济美酱园融合南北口味又有徽商尽力营销,所以才会在短时间内获得很大的品牌影响力。
  济美酱菜在临清打响品牌后,很快被往来商贾接纳,随商贾的船只沿着运河走向运河南北。来往临清的客商都喜欢带济美酱园的腐乳、小菜返乡,作为地方特产馈赠亲朋好友。于是,济美酱园很快引来八方客商争先购买、洽谈生意。
织造业>> 每年进布百万匹还要多
  临清市博物馆二楼一侧,恢复展出了一家“壹左元”号布店的门店,展示繁盛一时的临清织造业的一角。
  临清市博物馆馆长魏辉说,古代左为尊,“壹左元”这三个字都代表“第一”的意思。运河繁盛时期,临清的绸布业以江浙商人最为集中。成化年间,苏州、南翱、信义三会的布商合而为行,到隆庆、万历年间达到鼎盛,每年进布百万匹还要多。当时这家字号为“壹左元”的布店,每收一锭银子,就点一下朱砂,每年所需要的朱粉就有二三十斤,可见其经销额之大。临清的布店、缎店总计有百余家之多,“合以各家,其费难量”。由于北边军需、互市需量甚大,山陕、辽东布商也多从临清市场上购买布匹绸缎转贩北边,有不少资本投入绸布业中。
  魏辉说,“壹左元”只是繁盛的临清织造业的一个缩影。临清的皮革加工业,从明代开始就远近闻名,所产羊皮、织绒随南来北往的漕船、商舶运销京师、西北及江南各地,临清的皮裘在雍正年间还被列为贡品。清代临清皮毛手工业产品最受民间欢迎,最畅销的是“风格独特,物美价廉的千张袄”。“千张袄”最初也叫“千张皮”,是由皮毛业工匠将裁制皮裘的边角碎料拼接而成,由于拼接时要安排利用好碎皮料的形状、颜色及毛毳纹路,所以最能体现毛皮工匠的技巧。
  临清的丝织业也是应运河而生。自会通河开通后,南北商帮带来的精美产品和精湛技艺,启迪了临清人的智慧。明代临清丝织品中以帕幔最为精美,而清代则以哈达为佼佼者。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