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协发布《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2014)》
存款向理财“搬家” 存款理财化趋势明显
2014年07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聊城7月2日讯(记者 窦晴) 6月30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2014)》显示,2013年,伴随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紧张、资本市场低迷,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2013年总负债增速大幅回落,存款理财化趋势明显。
  存款理财化从两方面理解:一方面居民或企业将存款用于购买理财产品,以获取较高投资回报;另一方面商业银行通过理财模式将“存款”转化为“贷款”,投入实体经济。根据《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末,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负债总额达141.18万亿,增幅12.99%,同比下降4.8个百分点;个人活期存款占比持续小幅下降,负债成本变动有所分化,存款“理财化”趋势加强。 以上市银行为例,2013年末大型商业银行活期存款占比50.13%,比2012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
  这种趋势在水城表现明显,此前,有市民对水城投资渠道单一的状况表示不满。“咱们除了银行,证券也少,只能眼巴巴地盯着银行做理财。”记者走访中,有理财经理表示:“因为咱们聊城投资方式比较单一,存款还是大部分居民保值财富的方式。这一年来,咱们聊城人理财观念发生很大变化,都能感觉出来‘钱不再值钱’,不升值就等于贬值,所以希望寻求存款的代替品,这个时候,银行理财就成了最保守、最稳妥的选择。一方面,它有银行背景,代表储蓄上的诚信度;另一方面,还能提供比存款更高的收益水平。”该理财经理表示,这一年,寻求将活期、定期存款转而购买理财产品的市民不在少数。
  除市民或企业寻求高收益带来的主动选择,银行鼓励居民将存款转化成理财产品也是银行方面积极寻求改善服务模式、盈利模式,应对监管当局在月末、季末等存贷比考核关键时期的必然需求。数据显示,2013年,各家商业银行争相推出高收益理财产品以吸引客户,存款持续向理财产品“搬家”,出现较为明显的存款“理财化”倾向。从2005年商业银行获准开展理财业务,如今集中力量打造符合客户需求且技术供应量较高的理财产品,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成为资产管理业务突破的核心之一。
  存款理财化并非毫无风险,从投资者角度来看,大部分理财产品不属于银行表内业务,因此,资金运作的风险实际上是由市民自身承担,但现在很多市民在将存款“搬到”理财产品的过程中,并没有很清楚地认识到理财产品和存款之间的这种差异,因此,居民在投资理财产品时,需要对承担风险具备一定的心理准备。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