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存脐带血 “自救”有价值
专家指出:自存了脐带血却无法使用只是个案
2014年07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工作人员将细胞保护剂注入脐血袋。                    本报记者 王鑫 摄
  制备好的脐血先被存放在临时储罐内,待血样检测结束后统一放入存储罐。 本报记者 王鑫 摄
     近日,一位自存脐带血8个月儿童患白血病后,由于自身先天遗传因素,无法使用自体脐带血治疗,从而引发自体脐带血有无价值的讨论。对此,我国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开拓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陆道培首先肯定了自体脐带血的价值,并从医学层面梳理了其移植技术的发展。

自体脐血移植,不会出现排斥
  陆道培介绍道,在治疗时,如果有病人自身储存了脐带血,他一定会选择自身脐带血治疗,因为自体脐带血的基因和配型完全吻合,不会出现移植后的移植物抗宿主反应、排斥现象。陆道培称,自体脐带血中不仅有造血干细胞,还有免疫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同时植活快,没有排异反应,种进体内后可以杀伤肿瘤细胞,起到一次大化疗的作用,对于肿瘤来说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办法。他同时指出,病人必须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切莫等到病入膏肓,细胞耐药性增强的时候治疗,否则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据悉,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已连续两日组织血液领域知名专家就“自存脐带血没有临床应用价值”话题进行专题研究和讨论。专家们经研究认定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作用是明确、可靠的。
脐带血价值已被公认,与骨髓库形成互补
  白血病患儿“康康”的主治医生陈静,向大家讲述了患儿“康康”的脐带血移植经过。由于该患儿病情复杂,且为幼儿时期发病,在综合考虑之后,陈静主任建议采取异体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方案。她同时也表示,从事移植工作十多年,她认为脐带血异体移植和自体移植效果是一样的,所谓的移植风险是化疗带来的风险与移植无关,并认为存储脐带血还是有必要的,陈静主任还表示自己也曾做过自体脐带血移植。
  据了解,美国去年已完成了超过200例脐带血的自体移植, 仅美国最大的脐带血自存机构CBR(Cord Blood Registry)所储存的自体脐带血目前就已临床移植了117例,目前国内也有了一些成功的案例。脐带血的价值是已被大家所公认的,可以与骨髓库形成互补,让广大血液病患者得到有效与及时的治疗。
存储脐带血,十分有必要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血液科教授谢毅称,由于现阶段医学科技无法判断1岁以内患儿的所患疾病是否是胚胎中带来,而且,有许多白血病没有染色体与基因标志,这样的情况下就很难确认患者是否是遗传等情况,所以医生只能从临床经验、保证病人最大利益出发,而选择最合适的脐带血移植方式。反观非幼儿的自身脐带血移植就是完全适应的,没有任何问题。同时,谢毅也认为:存储脐带血是十分有必要的。不能仅凭一些特殊情况,而否定所有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的使用价值。
  据悉,造血干细胞移植,过去叫做骨髓移植,中国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相关研究。1964年,由陆道培开展了中国首例同卵双胞胎之间的造血干细胞移植,50多年过去,这位女病人依然健在。陆道培说,同卵双胞胎具有相同基因,同基因移植的效果比非同基因移植好,这个结果证明,同基因的自体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同样具有很好效果,“这是一个有力的佐证”。
自体脐带血 还可治疗实体瘤
  自体脐带血除了利用在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还可以“对付”实体瘤。陆道培表示,自体脐带血移植没有禁忌症,只有适应症状。通过临床诊疗和研究发现,过去将遗传性疾病认为是自体脐带血治疗的禁忌,但是,这类遗传疾病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显现,移植后,可以为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或白血病患者赢得时间,等待更好的移植机会。陆道培明确表示,从医学角度来说,保存脐带血是有价值的,家庭可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决定是否保存。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