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教师、市优秀教师、沾化县第二中学老师王儒民
用激情在雪原上点燃教育篝火
2014年09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王儒民在全市教师节庆祝大会上发言。
     2013年9月,沾化县第二中学王儒民成为了省委、省政府援助藏区行动计划的一名教师,来到了西藏日喀则地区南木林县综合高中这个海拔4千多米的陌生而又神奇的地方,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援藏生涯。虽然做好了受苦受累的准备,但这里的环境恶劣程度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王儒民说:“虽然我来的地方叫南木林,其实那里光秃秃的没有几棵树。我想与其苦熬,不如苦干,这里将留下我一生中最难忘却的怀念,我将会用我的激情在茫茫雪原上点燃一团篝火,为西藏的教育谱一曲动人的乐章。”
  文/片 本报记者 谭正正

批改作业双手红肿干裂
创新方法老师集体备课
  王儒民刚到学校就赶上教学评估,学校便让他负责教务处档案整理工作。“我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只好边学习边工作,由于刚刚到达,高原反应特别强烈,头晕、气喘,干不了一段时间,就累得上气不接下气,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只好忍着身体的折磨,加班加点。”王儒民说。经过不懈努力,学校顺利通过了评估,而且还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评估过后,王儒民又担负起高一化学的教学任务。这时的王儒民已逐渐适应了这种高原环境,想该好好的大干一场了,可没想到困难接踵而至。首先是备课批作业的困难,那里严寒干燥,没有炉子和暖气,备课和批改作业时,手冻得红肿干裂。“我只好多穿衣服,瘦弱的我一下子就‘发福’了。”王儒民说。因为海拔较高,上课不多久,王儒民就会气喘嘘嘘。王儒民解释:“上课时需要使力气,而这里缺氧严重,针对这种情况,我就改变教学方式,少讲多练,课下多辅导。”
  王儒民回忆,记得有这样一个题目,知道物质总的质量和分子的数目,求一个分子的质量是多少?没想到全班竟然没有一个同学能做出来。他沉思良久,他说这里学生基础真的很差,必须首先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后来,他采取了这样一种办法:上课时,把黑板分成两部分,自己讲课用一半,另一半让学生在上面轮流做题。因为学生的接受能力差些,我每节课讲的新内容比较少,而且还要反复的去讲;到黑板前做题的同学也不会耽误听新的知识,还能让他们得到充分的训练。这样坚持下来,最终见到了成效,同学们的计算能力逐渐的提高上来了。
  王儒民说那里没有集体备课的习惯,他向扎顿校长提出让老师带着集体的智慧进课堂的建议,并在化学组进行了一次集体备课展示。之后,这一教研活动顺利开展,一段时间后,课堂教学效率有了明显的提升。
刚入职一周 学生名字全记住
  今年26岁的李笑,9月3日才到滨城区一小负责一年级七班的语文教学任务,入职不到一周的李笑基本能将自己班级的70名学生名字记在心中。“对淘气的孩子印象格外深刻。”李笑笑着说。
  虽然刚入职,但李笑担任起了班级副班主任的重任,协助班主任管理教学。“现在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还要协助班主任完成排课、排座、录入名单、盯着孩子课间活动等工作,下午家长全都将学生领走后,我们还要回教室打扫卫生,‘忙里偷闲’还要备课。”李笑说,现在最难的事情就是将这70个孩子的性格了解清楚,那样就能与他们成为朋友。
  其实李笑已有两年的代课经历,刚转型为一名正式教师,李笑很担心自己能否将一年级的学生带好,“以前是副科老师,跟孩子的接触少,了解也少。”
  但令李笑欣慰的是,这70名孩子接受能力很强,这让刚入职的李笑劳动成果得到了肯定,“前两天课上讲授《小魔怪要上学》的绘本,ppt一共30多页,讲完一遍之后,有几位小朋友就能从头到位讲述下来。”李笑说,他们这么认真,我对以后教好他们也有了信心。
  本报记者 王领娣
  本报通讯员 陈蓓蕾
有个“孩子王” 奋斗在教育一线
  高慧灵是授田英才学校六年级的老师。1983年因为自己的“教师梦”考入博兴师范学校,毕业开始教学,至今已经28个年头。现年48岁的她,在丈夫眼中还一直是“长不大的孩子”。
  19岁毕业那年,高慧灵被分配到张店青山水泥厂的子弟小学做一名语文老师。因为师资配备不全面,她一个人教着语文还担任音乐、体育、社会实践等科目老师。后来调到滨州二棉幼儿园做一名保育员,2001年高慧灵又考入授田英才学校。每天都跟孩子在一起,期间当过班主任,级部主任,还做过学生宿舍管理员。自己还提出了一个“宿舍管理,同样是教育”理念,把学生日常生活行为习惯与学习紧密联系在一起,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教育。与学生谈心,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看。“我就是特别喜欢孩子,跟他们在一起感觉自己也想孩子一样,我丈夫现在还常说我是长不大的孩子呢。”高慧灵不好意思地说。
  高慧灵说,每次教会一个孩子不懂的问题,自己就会一种成就感。跟孩子们在一起,心态会变得积极,生活、工作也是向上的。
  本报通讯员 郑海燕
  本报记者 郗运红
在学生眼里 老师是知识宝库
  1979年,王素芹从山东师范大学毕业,担任教师一职,那一年,她24岁。在老家潍坊教了一年书之后,王素芹听从组织安排,只身一人来到了当时较为荒凉的滨州,在北镇二中担任历史老师。一年之后她又根据安排来到了三中,在这里一待就是23年。
  “那个时候的学生们非常朴实,非常努力,他们给我的震撼支撑我一步步走到今天。”王素芹回想起当时学生们的学习劲头感叹不已。她说,那时候孩子们没有太多想法,也没有现在如此多获取信息的途径,老师在他们眼里是一个“知识宝库”,传与授之间的关系非常清楚。“当我看到能把我自己所知道的知识都传授给需要的学生时,我很高兴,教师这个行业是有价值的。”
  从1979年开始工作,到2004年退休,王素芹一直在这个行业里平平淡淡的做着本职工作,从无怨言。教师节临近,王素芹跟往年一样又收到了学生们寄来的明信片、打来的电话以及发来的短信,“其实当老师很光荣,也很容易满足的,学生们的一句问候、一句祝福就足够了。”说到这,王素芹一脸甜蜜。
  本报记者 王晓霜
  本报通讯员 王苏东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