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余名学者来威研讨甲午海战
精选百余篇知名论文,深入研讨甲午之战
2014年09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9月17日讯(记者 刘洁) 17日,“甲午战争与东亚历史进程——纪念甲午战争1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隆重开幕。这是继纪念甲午战争90周年、100周年、11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之后,在威海举行的又一次学术盛会。来自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以及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的15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 
  开幕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向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赠送《甲午战争简史》一万册,将免费发放给博物院参观者。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向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赠送《清宫甲午战争档案汇编》(丛书)。法制晚报社向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赠送《甲午遗证》纪录片。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副司令员丁一平向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赠送大型历史纪录片《北洋海军兴衰史》、图书《甲午战争》、《甲午战争图表集》。 
  此次研讨会组委会为保证论文质量,组织专家对来稿进行评审,精选出100余篇论文进行会议研讨。在两天的研讨会期间,与会专家学者将对甲午战争的历史背景和起因、甲午战争前后的国际关系、马关条约谈判、东亚海权问题、中日海军战略、历史人物研究、甲午战争对中日关系及东亚格局的影响、与甲午战争史相关的其他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甲午之败,是国家之伤,民族之痛,军队之耻,海军之悲。”军事科学院原政委张序三说,要铭记过去这段历史,纪念为国捐躯的英烈忠魂,反观历史、总结教训,为强国梦、强军梦提供正能量。
  研讨会期间,与会专家学者将对甲午战争进行全方位、多角度解读和审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