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清推广38项省市级非遗项目
长清非遗小剧团走家串户入农村
2014年11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11月13日讯(通讯员 李娜 刘学谦) “长城寻君君不见,半为风雨半为尘……”为传承孟姜女哭长城传说这一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城村将村里文艺爱好者组织起来,专门成立了孟姜女协会。据了解,长清区已经启动38项省市级非遗项目的推广,让更多的村里人了解非遗。 
  “大伙利用农闲时间吹拉弹唱,让村民们都知道保护古迹的重要性,协会将村史进行了重新系统编撰,还将过去的庙宇用图纸进行了恢复。”孟姜女庄户剧团团长董金龙告诉记者。 
  手龙绣球灯、八卦益智灯、芯子灯扮玩、山东快书、长清落子、齐长城民间传说故事、扁鹊传说、崮山馍馍制作技艺、孝里米粉制作技艺……历史文化悠久的长清区拥有的非遗项目内容丰富,涉及9大类,38个项目,其中省级非遗项目3项,市级35项。在城镇化进程中,长清区将非遗保护与活跃农村文化生活相结合,通过培育非遗文化“小剧团”,发挥农民能动性,让传统文化迸发新的魅力。 
  为促进非遗项目整理和保护,近几年来,长清区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积极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搜集整理工作。去年3月份,经过改扩建后长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焕然一新,各项非遗项目在此集中展示,市民可以随时到这里了解有关知识。 
  长清区非遗保护中心对民间文化资源进行了系统普查,基本摸清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起源、延续、发展、分布和保存现状等情况,及时整理建立起了《保护名录》。此外还成立了以老专家、老艺人、老文艺工作者为主体的顾问小组,以通过举办培训班,组织专家下乡等形式,辅导培养民间艺人、民间业余文艺团队、文艺骨干,鼓励广大群众开展自发的文化艺术活动。 
  目前,长清区共有8个省级农村优秀团队,60名省级农村优秀文化人才。在长清农村,出现了80多支农民小乐队,30余个民间文艺团体和328家文化专业户。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