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文物情·中国梦·讲济宁文物故事”大赛复赛开赛
讲文物故事,增文化知识
2014年11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讲济宁文物故事复赛现场。
     本报济宁11月25日讯(记者 汪泷 通讯员 刘金同) 25日,由济宁市文物局主办的“文物情·中国梦·讲济宁文物故事”大赛复赛开赛,来自全市的数百名文博系统工作人员和文物爱好者,用声情并茂的演讲,讲述了家乡富饶的文物资源和流传千百年来的经典故事。
  25日上午8点半,主持人宣布比赛开始后,来自微山荷润国旅的王燕、邹城两孟景区的讲解员王文燕、汶上县文物旅游局的王玉,分别都用声情并茂的演讲,讲述家乡富饶的文物资源和流传千百年来的经典故事。
  这边台上讲得绘声绘色,那边台下则紧张地做着准备。为了更好地展现自己的台风,还有不少选手在比赛前精心打扮了一番。其中最令人瞩目的,当属此次复赛中唯一一位来自民办博物馆的选手,梁山民俗博物馆的馆长林淼。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和母亲在日本走亲戚时,看到日本白鹤美术馆藏有梁山出土的西周青铜器太保卣。”身着古装的林淼回忆说,看到家乡出土的珍贵文物藏在日本,她内心有一种数不出的滋味,她觉得保护家乡文物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2012年,当她的母亲投资成立梁山民俗博物馆后,学习美术设计的她毅然到民俗博物馆里打理日常维护工作。林淼在赛后告诉记者,通过这样一个平台,不仅可以传播文物知识,提高人们对保护文物的意识,也可以互相学习各地在文物保护方面的长处,“真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在习总书记在济宁发表重要讲话一周年之际,济宁市文物局举办这次大赛,旨在唤起更多的济宁人重视文物保护,保护传统文化。本次大赛以“让文物活起来”为主题。经过海选后,有33位选手挺进复赛。经过复赛后,晋级的选手将于12月份参加总决赛,其获奖作品将被载入“2014济宁文物故事大赛故事集”,作为济宁市文物工程、济宁市政府文化礼品。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