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拼服务赢取市民好口碑
多家银行获点赞,但也有的得差评
2014年11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11月25日讯(记者 孙婷婷) 水电费、煤气费、暖气费、房贷等,对于每一位市民来说,从每天睁开眼的那一刻起就与钱打交道,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就是离不开银行。银行与市民生活的关系如此紧密,市民的口碑更为重要。本报“2014行业总评榜”推出以来,各家银行争相推出更加便民利民的服务。
  本报“2014行业总评榜”成为各个行业的年终大考,而每一分都掌握在市民手中。“为方便偏远乡镇村民办理金融业务,农村信用社推广农金通服务,将银行搬到了农民家门口。”德州市农村信用社工作人员介绍,市民的每一份投票都是一份信任,信用社需要不辜负一份信任,将服务做到最好。
  各家银行在推出特色服务上的大比拼,赢得了市民的一致好评,从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每家银行的选票数量跟得很紧,可以看出市民对每一家银行的信赖与支持。在慈善帮扶方面,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银行定期定点对弱势群体进行帮扶。“在今年‘五四’青年节当天,青年志愿者为经济技术开发区儿童福利院捐赠了价值4000多元的食品和儿童用品。”农行德州分行工作人员介绍。
  而在本报编辑部收到的信件中,有市民对口碑最差银行给出了理由。“有一次去德州银行存钱,银行开门晚了近20分钟,门口有10余人排队等待办业务。”家住天衢工业园附近的张先生介绍,排队的人中还有老人在等待,最后得知是运钞车晚点,因为点钞时间耽误了开门的时间。“原本每次去银行办业务等的时间就很长,加上开门都晚了,感觉很不舒服。”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