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娃患出血热 却误当发烧治
转院后得以确诊,目前已治愈出院
2014年11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11月25日讯(记者 杨林) 10月底,10岁的宁宁(化名)突然出现发烧、呕吐症状。起初,家人当做感冒发烧治疗,但不见好转。最终被医生确诊患上出血热。日前,经治疗,宁宁康复出院。据介绍,出血热多因使用被老鼠污染的东西所致。
  10月底的一天,10岁的宁宁突然开始发烧,且伴有呕吐症状。家人以为是感冒发烧,赶紧将其送到当地医院治疗。但治疗5天,宁宁不仅没退烧,全身开始出现出血点。最后,宁宁家人带其到青大附院黄岛院区求医。
  “经过检查,确诊宁宁患上了儿童肾综合征出血热。”接诊的青大附院黄岛院区肾病科主任邢广群说,接诊时,宁宁病情恶化加速,出现了血小板降低、少尿、肾功能衰竭的症状。经过采取抗炎、抗病毒、改善微循环等各种治疗手段,宁宁慢慢度过危重期,肾功能逐渐恢复。日前,宁宁已治愈出院。
  邢广群介绍,肾综合征出血热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鼠类等啮齿动物携带的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出血热可以引起多脏器衰竭,例如肾衰竭、胰腺炎、消化道出血等。出血热会累及全身微循环系统导致患者血小板降低,从而引起脑出血危及生命。
  “今年黄岛院区已经接诊了五六例出血热患者。”邢广群说,从2011年8月建科以来,黄岛院区肾病科已接诊40余例出血热患者,全部治愈出院。

预防出血热 关键在灭鼠
  “预防出血热最重要的是消灭老鼠。”邢广群提醒,多数出血热患者是因食用了被老鼠粪便、尿液污染的食物等所致。夏天是出血热的一个患病高峰,因为此时老鼠繁殖最为厉害。患上出血热后,患者会出现发热、血小板降低、眼眶疼、腰疼等症状,患者要及时就医。
  邢广群介绍,肾综合征出血热治疗的原则是“三早、一就、三把关”,即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就地处理,把握好休克、少尿、出血关。2012年青岛市对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最新管理规定是就地抢救。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