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2396个村庄实现“三通”
共投资18.2亿元,建设农村公路6354.1公里
2015年01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三河湖镇朱口村的主道上很整洁。
  无棣县信阳镇牛家村终于有了进村的道路。
     本报1月29日讯(通讯员 李金龙 刘俊岱 记者 刘哲) 2014年的农村公路“三通”工程建设中,全市共投入资金18.2亿元,使2396个村庄达到了“三通”要求,建设农村公路6354.1公里。三河湖镇的77个村全部达到“三通”标准,成为滨城区第一个成建制完成“三通”工程的乡镇。
  在三河湖镇朱口村,一条柏油马路穿过村中央,成为村里的主干道,一条条街巷也用砖块铺起来,村内的大大小小道路全都实现了硬化。由于朱口村并没有集体收入,为了修好这条主道和街巷,除了滨城区和三河湖镇政府给予的财政补贴外,朱口村两委号召全体村民进行集资,村支部书记朱文择全家带头捐款5000元,掀起了村民捐款的热潮,本村在外人士、党员干部、群众代表率先捐款5万多元,群众自愿捐资11多万元,总共募集整治资金16多万元。
  朱文择说,在路修起来之前,出村的路是土路,两边还被堆满砖块和柴火,路上走不了车,孩子上学和大人外出打工只能骑电动车或自行车。对此,村民朱建勇深有体会,朱建勇家住在村西头,离村外的大路比较远,每天出村需要走一里多土路。“一到下雨阴天,我就得把自行车扛到大路上,才能送孩子上学。”路修好后,朱建勇就告别了扛车的日子,朱建勇说,走在整洁的马路上,心情都变得好起来。
  村里的主道修好后,便成了村民共同的“宝贝”,平时,村民都会主动清扫道路。朱文择说,前两天下了雪,他在广播里呼吁了一下,很多村民就带着工具出来扫雪,不到一个小时,村上的雪就被清扫干净了。村民朱克勇是位聋哑人,路修好后,他却成了对道路维护最主动的人。“克勇一没事就带着工具出来清扫马路,包括村里的广场,都是他清扫的。”朱文择说。
  三河湖镇镇长韩云勇介绍,2011年以来,三河湖镇共支出8100万元,用于三通建设的就有5300万元,其中包括群众集资的1500多万元。截止到年底,全镇共修起主路近60公里,街巷122公里。“三通”工程建设不仅方便了村民出行,更加夯实了我党的农村执政基础,为村两委的顺利换届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还为三河湖镇引来一个农业投资项目,带动了全镇经济的发展。
  无棣县信阳镇为了将“三通”建设推进得更加顺畅,采用了“村民推动班子”的方式。信阳镇镇长李新峰说,修路这件事,既有政府支持,也是村民的期待,但有些村两委班子却并不主动,为此,在建设开始前,信阳镇先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将信息透露给村民,发动村民的积极性以推动村两委班子。
  河东王村就是以这种方式实现“三通”的村子之一。建设中,村民对修路的热情高涨,7岁的郭俊棣小朋友抱着储蓄罐来到捐献现场,倒出了储钱罐里全部的50.2元,与80多岁的老母亲相依为命的残疾低保户李士军,硬是把自己和母亲攒下的2000元交到村委会。在他们的带动下,一天时间,全村捐款达27万多元。村内街巷道路的硬化,全部都是全村村民义务出工完成的,省下了2万多元施工费。
  2014年,信阳镇投入2200万元,完成了32个村庄的道路硬化,硬化村比例达到80%,硬化道路达56公里。据无棣县交通运输局王文村副局长介绍,无棣县2014年共投入资金5亿余元,338个村完成了“三通”建设,剩余133个村庄将在2015年完成。
  2015年,全市计划投资8亿元,完成961个村庄2500余公里的“三通”工程建设任务,届时,滨州市将提前全部完成“三通”工程建设。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