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阁边的遐思
2014年09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鲁黔
  傍晚时分,众友聚会散去,我独自伫立在解放阁台阶下,阁上的霓虹灯在闪烁,微凉的秋风习习吹来,也不知是哪缕风把我思绪的窗户推开,时光又倒流回到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岁月里……
  在还没有解放阁之前,从它的位置往西延伸至趵突泉处,那应是一堆足有几华里路程的黄土城墙,城墙的北坡下即是早已消失的用青石板铺成的上官街。
  当时市政府下了一道拆除老城墙的红头文件,那时我还上小学,老师便亲率我们这些年幼学生,来到城墙下,加入了拆除旧城墙的“义务劳动”之中。
  我们这帮小学生,用小铁铲子、簸箕之类的工具,把大人们刨下的黄土运送到卡车上。在尘土飞扬中,流下的汗水把小脸搞得灰头土脸,然心中是自豪愉悦的。因为能和众多的共产党员们一起,参与了一次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义务劳动”。
  在劳动中,我看到了当年守城墙国民党士兵所残留的美式枪械以及手榴弹、钢盔,还有一些散零的森森白骨。可以想象,当年的济南战役是何等悲壮和惨烈啊!
  我们学校曾请过一位参加过此战役的革命军人作传统教育报告。他说:“解放济南时的口号是‘解放济南府,活捉王耀武’,我军在那段局部战斗中,投入了约一个师的兵力,并且还是在城内‘地下党’里应外合的情况下,方才破城。护城河的水都被染成了血色……”
  许多年后,我看了一些相关资料,才真正了解了那段我未曾经历的岁月,当年的国民党拥有八百万军队,守城的王耀武也曾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代名将,难道就这么不堪一击吗?毛主席他老人家的队伍竟然还把蒋委员长也打败了,并把他撵到了一个孤岛上……
  历史总是以成败论英雄,如今的人们却进步了,开始说实话了,并从诸多媒体上也能客观地评价国民党当年抗日的历史功绩了。弱者之共产党何以平天下,俗话说得好,“得民心者得天下”,究其缘由,那便是共产党顺应了天下之民心啊!
  解放阁矗立起来了,在我幼时的眼里是那么肃穆壮观,虽它建在拆城墙时刻意留下的一隅黄土堆上,却是一座解放济南的历史丰碑,已故的陈毅元帅亲笔书下匾额,那金黄色的“解放阁”三字在秋夜的霓虹灯下熠熠生辉。
  解放阁虽不高,但在我的心里,它比高出它很多的那些高楼大厦,却更显雄伟和高大。因为,它是用千万个解放军的英魂和热血而铸成的……
  秋夜月色淡然,黑虎泉与护城河的水在不舍昼夜地流淌,那原本只是黄土坡的护城河堤早已被青石板代替,摇曳的柳枝也轻轻地拍打着路人的背脊。还记得,当解放阁竣工之时,我曾约着几个小伙伴,在秋夜里,从阁的底层那窄窄的石阶爬上顶端,心里暗念:“我也勇敢,如果能生在战争年代……”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