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山东大学中心校区海报栏,学生驻足讨论“拒做手机奴”活动,并领取海报。 本报见习记者 周国芳 摄
27日,尽管济南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但冒雨领取“拒做手机奴”海报的读者仍然不少,更多的读者则通过电话预约申领。记者发现,这里面,“吃手机醋”的老人和孩子是最多的。显然,“手机病”已经成为影响亲情交流的“社会病”。
本报见习记者 周国芳 本报记者 尹明亮 实习生 杜凯华
退休老人: “把手机贴贴闺女手机上,让她也亲亲我”
27日一大早,济南退休市民宋阿姨就打来电话申领海报和手机贴。细问之下,原来是宋阿姨的女儿沉迷手机,忽略了她。宋阿姨很无奈,“闺女每天回到家什么活都不干,就抱着手机玩。手机比我这个亲妈还亲啊!真是像报道的一样,连‘爹娘亲还是手机亲’都不知道了。”
“我看到你们的活动,立马决定来领取,回家把手机贴贴在闺女手机上,海报贴在家里,时刻提醒她别光玩手机。”宋阿姨说。
像宋阿姨这样给孩子领取手机贴的老人不少。家住济南花园路的郑阿姨要给两个孩子领取,“大儿子回到家里光玩手机,着了魔似的,有时候说个话都爱答不理的。孙女想让他给看看作业,他拿着手机说没空。二儿子在外地上班,有时候来趟济南也是光跟手机亲,我得领了给他们贴上。”
经常去泉城广场唱戏遛弯的邱大爷见过不少过马路玩手机的年轻人,对此他很忧心:“现在年轻人的文化生活要枯竭了,该学习的时间都用来玩手机了,只有你们注意到这一块。我想拿点海报,在小区里给年轻人好好宣传一下。”
学生家长: 提醒家长少玩手机,更提醒家长看住孩子
在此次分发的三款海报中,“别让科技取代了亲情”主题海报获得4000多名读者点赞。海报中爸爸妈妈的脸变成了冰冷的手机,触动了很多家长的心,有读者说“孩子的呼唤是最有力的”。
27日下午,在济南山师附小门口,五年级六班的孩子们拿到“拒做手机奴”的海报后,争相向前来接送学生的家长发放,淅沥的冬雨挡不住孩子的热情。“少玩手机,回家多陪陪孩子。”“小大人”一句句“教育”着家长,一会儿工夫,100份海报就发光了。
“从报纸上看到海报后,我很有感触,希望更多的家长响应晚报倡议。”学生家长董娜说,她这两天刚在家委会QQ群里发了倡议,也希望申领一些手机贴,“给孩子班里的每位家长都准备一个,既要提醒家长少玩手机多陪孩子,更要提醒家长尽量让孩子远离手机。”
高校里的“低头族”更多。山东科技大学泰安校区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蔡兆坤打来电话,希望在学校里分发手机贴。“好几天前我就关注了晚报的报道,终于等到今天免费领取了。协会想在校园里设几个发放点,为这个公益活动尽一份力。”
餐饮企业: “酒店大堂和单间都贴上海报”
家住济南历城区新卉社区的李海涛是社区业主群的群主。“我是齐鲁晚报的常年订户,看了咱们为期一周的报道,也深深体会到手机带来的问题。让大家从沉迷手机中脱离出来,我觉着我们也应该做点事情,所以想在业主群里吆喝一声。”
当被问到自己是不是“手机奴”时,李海涛不好意思地笑了,“实在说,我就是个彻头彻尾的‘低头族’,每天晚上睡觉前,不玩手机就睡不着。”
让李海涛想不到的是,经他一吆喝,业主群里“一呼百应”。“本来想着领取几张海报在社区里张贴,结果大家都抢着要,看来‘手机病’真的成了社会病了。”
济南骁骅燃大酒店的谢经理打来电话说:“餐厅里用餐的顾客吃饭时基本都在摆弄手机,我们想领一些海报贴在餐厅的大堂和15个单间里,提醒顾客聚会时暂时放下手机享受生活。再者,很多顾客开车来吃饭,海报还能提醒他们注意行车安全。”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