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城政府机关率先进入“无烟区”
个别科室不配合,“无烟单位”暂时零申报
2014年11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记者调查: 仨小时仅见两名吸烟者
  在滨城区政府办公大楼里,每层楼约有6个垃圾桶,15层的办公大楼里,垃圾桶的数量有100个左右。27日下午1点,记者仅在五楼电梯旁的一个垃圾箱灭烟处上发现有两个烟头,在厕所内也没有发现被丢弃的烟灰和烟头。
  在四楼,打扫卫生的王女士告诉记者,平时清洁卫生很少看到吸烟的人,不过有时在垃圾桶上也能看到被熄灭的烟头,“但是,不知道是楼内的工作人员还是外面来办事的人扔的。”五楼的一位清洁工告诉记者,她以前在垃圾箱和阳台角落都能找到烟头,而且在楼道里也经常会碰到抽烟的工作人员,但是现在基本上看不见了,清扫卫生时也轻松省事了许多。
  据滨城区下发的控烟通知,“各单位在建筑物入口处、室内外工作场所、食堂、楼道及人员必经处、传达室、卫生间等场所要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警语或标志。禁止吸烟场所不得设有烟具,不得有烟头、烟灰、烟味等烟迹,充分保证他人健康权利。创业大厦室内外公共场所禁烟标识,室外吸烟区及引导标识设置由行管局统一实施。”然而,在创业大厦里面,整栋楼并没有任何禁止吸烟标识或是设立专门吸烟处,无论是电梯,还是墙壁上,干净整洁,没有张贴任何字样。除了垃圾桶上自带的灭烟处,记者也没有发现任何与吸烟有关的烟具。
  一层层来回看,在四楼东面楼道的尽头,记者发现一名楼内工作人员正在吸烟,他把窗户打开,将手中的烟灰弹到窗外,香烟燃烧的烟雾也顺着窗户飘出去。记者假装外来办事人员上前询问能否在此吸烟,该男子顿了3秒后说“去厕所吸吧”,然后扭头回了办公室。
  同样,下午四点左右,在二楼大厅里,一群人刚开完会走向大楼外,在人群中,记者注意到,一名男士手中燃着香烟,烟蒂还很长,应该是刚点燃的。他抽着烟走出大厦后驱车离开了。
  今年10月10日,滨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出台《关于在全区机关事业单位中开展控烟履约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全区机关事业单位中开展控烟履约建设工作,进行无烟政府建设。记者走进创业大厦调查发现,吸烟者明显减少,但据滨城区爱卫办介绍,目前还没有机关单位申报“无烟单位”称号。
  文/片 本报记者 谭正正 王茜茜
滨城区爱卫办: 暂无机关单位申报无烟单位
  创业大厦五楼电梯旁的一个垃圾箱灭烟处上发现两个烟头。
  虽然创建无烟机构的通知及评分标准都已下发至各单位,然而却石沉大海,没有回响。“全区没有任何一家机关单位来申请无烟单位称号。”滨城区爱卫办主任张艳华告诉记者,目前全市机关单位控烟工作才刚刚开始,滨城区属于先行者。
  而先行者总是障碍重重,各控烟条例中,并没有明确创建无烟机关的标准。“无烟医疗机构评选工作已经逐渐成熟,有专门的考核标准及考核办法,但是创建无烟机关却没有标准,我们根据医疗机构的考核标准,并结合机关单位的实际情况,临时制定了一份无烟机构打分表。”自10月10日起,滨城区在全区机关单位中开展了控烟履约工作,并制定了八条无烟机关创建标准:单位工作人员不得在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吸烟;要在室外设置非封闭吸烟区;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警语或标志;在公务活动中严禁吸烟;各单位要建立控烟组织和制度;要加强自身控烟监督检查,对违反规定的工作人员依纪依法处理;已达到控烟要求的单位可向区爱卫办申请无烟单位称号;区政府将不定期开展控烟监督检查。
  虽然前期准备工作很充分,却在机关单位卡了“壳”。一开始,打算在大厦内部张贴宣传禁止吸烟的标识,但是配合的科室并不积极。张艳华无奈地说,爱卫办只是一个牵头机构,而创建无烟机关的各项具体工作则需要各机关单位自觉执行。“如果他们单位自己没有积极性,我们即便再呼吁也没有用啊。”
  “所以,我们转变了方向,先在社区和学校进行试点创建,以点带面,力争做好省级慢病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张艳华说,不过现在大厦内吸烟的的确少了,关键是靠个人的自觉性。
 相关链接 
校长跑到大门外吸烟
  滨城区政府所下《通知》中,要求滨城区各单位工作人员不得在室内外办公场所 (室外指定吸烟区除外)、学校、医院、公共交通工具等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吸烟。而在《通知》之前,今年年初,滨城区教育局就下发到各个学校要求控烟。为此,滨城区北城英才学校校长高强要求学校上下校内一律不准吸烟,要吸烟去学校大门外,也包括有几十年烟龄的他。
  高强告诉记者,他以前一天能抽一包多,在文件下发前,他和吸烟的老师们也不能在学生面前抽,只是在办公室内吸,有时候个别老师也会跑到厕所内去吸。自从年初有了规定,学校里将会吸烟的老师集中起来开了会。高强说:“本来让大家戒烟,但实事求是地讲,很多老师烟龄很长了,我也是,一下子戒掉困难很大,也不现实, 因此决定学校内部一律禁止吸烟。”所有老师办公室和会议室的烟灰缸被收了上去,要吸烟就会趁着课间时间跑到校门外去。
  高强说开始还不适应,出校门的频率要高一点,烟瘾上来等到课间就出去,但大半年过去了,他现在基本上快戒掉烟了,有时候忙起来一天也就抽几只。
本报记者 谭正正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