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关中学部分夫妻教师合影。本报记者 程凌润 摄
夫妻教师一起听课并探讨教学业务。
本报记者 程凌润 摄
莱芜市莱城区腰关中学外景。
本报记者 王兴飞 摄
在莱芜市莱城区东北部60余里的矮山窝里,绵延两千多年的齐长城脚下,有着一所名为腰关中学的乡村学校。在夏天低两度冬天天更寒的山区环境里,44名男女教师中先后有30人结成夫妻依偎取暖。
靠着教师编制和财政拨付对乡村基层学校的倾斜政策,腰关中学教师流失还不算严重。学校教学质量提升了,教师生活也不再如往日般清贫,但乡村学校仍难以吸引优秀应届毕业生,曾是乡村文化建设高地的学校和乡村社会的疏离感日渐加剧。
本报记者 王兴飞 程凌润
实习生 张瑞
教师“夫妻档”多了
对稳定队伍有好处
47岁的刘春海是腰关中学的一名数学教师,1989年开始当起了“教书匠”,今年已是他工作的第26个年头,当年还是年轻小伙的他如今已两鬓微白。
1993年,25岁的刘春海结了婚,他的妻子是晚一年来学校参加工作的语文教师陈翠红。如今,连同刘春海夫妻俩在内,学校现有的44名教师中就有15对夫妻。
“让我当媒人的有三对了。”腰关中学校长张德生说,青年教师在确定男女朋友关系之后,往往请他当“媒人”以示程序。实际上,张德生的妻子也曾是这所学校的教师。
“教师结为夫妻,对于稳定教师队伍有帮助。他们在生活上相互照顾,还能方便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张德生说,教师联姻,学校也乐见其成,还为这些夫妻教师提供了免费的周转房以稳定生活。
“两口子彼此了解,教学方面的问题相互指正,共同进步。”腰关中学教师王平说,同事说问题时往往比较含蓄,夫妻之间则会一针见血。正是在这种氛围中,王平的妻子王风华被评为莱芜市首届最美青年教师。
张德生说,老师结为夫妻的现象在其他乡村学校同样常见。莱芜市莱城区寨里镇一所中学,“大约有三分之二的教师是夫妻,老教师社会接触少,大多是工作后经人介绍,年轻教师结合则一般是自由恋爱。”该校一名教师称。
“这里远离市区,位置较偏,老师是有编制的,也想找同样在编和工作稳定的对象。”张德生说,腰关距离莱芜城区有60多里路,若教师在市区找对象,往返学校和城区生活很不方便,但山区乡镇里条件相仿的适龄青年又不多,教师择偶的选择面就比较窄了。
“镇上单身的不多,既要年龄合适,又要各方面合得来不好找。”目前,腰关中学还有两名教师没有找到合适的对象。“虽然是一男一女,但两人年龄差距有些大,没办法撮合。”张德生说,近几年出现的新现象是,新招的教师大都已经有了对象,很多人是婚后考教师。
让张德生自豪的是,近年来,学校没有一名教师通过借调、考试等途径流走。由于大部分老师都是本地人,有的教师甚至就出自学校所在乡镇,地缘关系和工作后搭建起来的家庭关系让教师群体异常稳定。
虽然工资比市区高
至今无“90后”愿来当老师
来自校方的一份分析显示,腰关中学现有4个年级11个教学班,学生448名,全校44位老师都有编制,除信息技术课程由两名文化课老师兼职外,在师生比和编制上远比市区学校有优势。
44名教师中,50岁以上有6人,40岁至50岁间有17人,30岁至40岁16人,30岁以下5人,学校教师结构尚不存在老龄化的问题。受惠于教育部门对乡村教育的重视,学校添置的大鼻子校车就有五辆。
“同级职称相比,乡镇学校教师比市区教师多拿一份岗位补贴,教龄长的拿得多,今年起新教师也能拿到315元的岗位补贴。”张德生说。
以去年上岗教学的彭亚文为例,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加上岗位补贴,月均3000元,学校还为其解决住房问题:一间建于上世纪60年代前后的平房。
“新教师中有不少人是冲着编制考教师,考了很多年才考上。”令张德生遗憾的是,近几年入职的新教师多是教育局组织的教师招考中服从调剂的生源,学校至今也没有招进一名“90后”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尽管工资上涨了,编制问题也解决了,乡村中学对应届本科毕业生仍旧没有吸引力。为了在城市扎下根,市区学校聘任制教师让为数众多的毕业生挤破头。
“聘期三年,第三年开始可以和新晋编制教师拿同等工资,但没有福利保险,课时费照发,算起来比正式的每个月少一千来块钱。”经历了简历、面试、笔试、试讲四关,在淘汰了上百名毕业生后,大学生小王成功和重庆一所重点中学签了协议。双方约定,如果三年内小王考取了该校的教师编制,学校一次性支付一定数量的“安家费”。“就当给自己三年时间考编制吧。”小王说。
张德生说,学校教育的关键是教师队伍,如果学校不增强对年轻教师和优秀毕业生的吸引力,农村基层教育仍将面临困局。
以前艰苦但快乐
现在职业荣誉感下降
基层教师的收入水平2000年以后不断上扬。2004年起,乡村教师工资迎来了三连跳。2014年教育部门开始发放乡镇教师岗位补贴。连同职称工资、教龄和补贴,作为中学一级教师的刘春海每月可以拿到4200多元,这和莱芜城区商品房的均价已相差不多。
提起上涨的教师待遇,在经历一番讨论后,腰关中学的教师们陷入了短暂沉默。
“在我刚工作的1989年,工资是126元,每个月补贴30斤白面票。”提起当年,刘春海记忆犹新,当时腰关还是一个独立乡镇,到莱芜城区的公交车单趟收费就达1.9元,扣掉必要的生活费,剩下的工资坐车都得精打细算。
尽管收入不高,但对于依旧在田地里和庄稼打交道的绝大部分村民来说,乡村教师却是为数不多的“吃公家饭的人”。村民信赖教师、尊敬教师,教师也在教育岗位上不遗余力。
腰关中学校门前有条小溪,15年前,小溪上只有一座碎石铺砌的小桥,一遇雨水,整个小桥就覆没在暴涨的溪水里。刘春海至今记得,刚参加工作的两年,他在乡镇下辖的一所村小学教书,一次学校联考中适逢小桥被雨水淹没,刘春海挽起裤腿,背起一个个学生送到对岸,考完后又依样背回来。
“那时候是艰苦,但工作很快乐。”刘春海说,那时,家长见了老师都谈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如果成绩不好,家长还会支持老师对孩子加强指导并配合管教。而如今,家长和老师的交流变少了,他们更关注的是“学校有没有乱收费”、“老师有没有体罚学生”。
“春节后和同龄人聚会,很多人成了大款、二款,不少人还承包起动辄上百万的工程。”刘春海吸了口气讲到,当年他考入莱芜师专时还是贫穷村子里同辈人中的佼佼者,而如今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年轻人最为关注的是赚了多少钱,而不再是孩子的教育。
“坐城乡公交时,偶尔会有村民站起来让座,他们大都是学校以前培养出来的学生。”张德生说,遇到这一幕,才能再次感受到教师职业的光荣和满足。
乡村教师与村民
交集日渐减少
对于家长以外的村民,与乡村学校、教师的交集越来越少。出于节省教育经费、集中力量办好学校的目的,撤点并校的大潮一度覆盖广大农村,很多村庄一夜之间失去了学校这个“文化符号”。
刘春海参加工作时挂职的那所小学也消失了。原腰关乡下辖的26个村庄如今仅剩六所小学。村庄里没有小学、又没有上学孩童的农村家庭已经和学校彻底陌生起来。
腰关中学校门口东南角矗立着一座“赤诚奉献、恩泽后代”的捐建教学楼的功德碑,功德碑上铭刻着近400名捐款200元以上的村民姓名,立碑时间为2000年8月。如今,这座代表当年村民和学校密切无间的石碑已然斑驳。
“一年去不了几次学校,除非有娃娃上学。”腰关村街道上一名高姓村民表示,教学楼盖好后,村民和学校的来往变得越来越少了,以往在校门口听溪水哗哗响的日子已经消失。以小溪为界,学校和乡村成了两个不同的世界。
当乡村教师苦守着多年的清贫度日时,从劳作了几辈子的土地上走出来的村民陆续发家致富。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在乡村里衡量一个人是不是“能人”的标准是赚钱的多少。
“上大学也不一定能挣到大钱。”一名村民表示,村子里走出去的大学生因为找不到工作又回家混日子的、大学生挣的钱不及五十岁的民工挣钱多的现象都有。对习惯精打细算的村民而言,上大学没能谋得好出路,却掏光家庭积蓄并不划算。
在只要勤劳就能挣到钱的社会里,村民对孩子考大学改变命运的期望已不再热切。
事实上,吃住教在学校的教师也已很少和家长以外的村民打交道,交际圈子更加紧缩。和村民日益缺少共同话题的教师,大都在市区购买了楼房,尽管周一到周五在学校上课,但几乎每个周末,他们都带着孩子回市区,在那里,他们给孩子报了书法、美术、围棋等特长班来弥补和市区学生的差距。
身为教师,他们懂得市区与乡镇的差异。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