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郎山上太常诗,雪蓑手书落中麓
李开先《女郎山诗》碑拓的因缘际会
2015年03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李开先《女郎山诗》碑拓
     □李中福

  女郎山即现在的章丘城北山,据章丘文史记载,古代西汉时期,章丘太守章亥的两个天资绝色,聪颖温柔的女儿,未出阁相继夭折,葬于此山而得名,后又叫城北山,沿至今日。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千年古县历史文化名人李开先的后裔,在章丘城北山大观楼石壁上拓片下明代著名文学家、戏曲家李开先《三致政游女郎山诗一首》:平野千余里,南来首此山。洞温龙睡稳,巢冷鹤飞还。虽知市城近,疑非人世间。无名花烂漫,知止鸟绵峦。岚气成楼阁,簷铃寄珮瑜。流光虚过眼,佳景且开颜。有客穿云至,无官尽日闲。仙宫同啸傲,樵经费踹攀。报国心犹赤,还乡鬓已斑。登高堪望远,直北是燕关。嘉靖戊午三月中麓李开先书。
  经考证,此拓片并非李开先自书,而是出自他的好友雪蓑之手。就目前发现的雪蓑(小字)遗墨,实属上乘之作。另经核实,此拓片诗文与李开先原诗文对照,全篇出现十个异字。括号内是李开先原诗用字,括号外为雪蓑书写用字。(咫尺)虽知,(超腾)疑非,(响)寄,(环)瑜,(各)费,(跻)踹,(凭)登,(西)直。
  人们不免要问,雪蓑为何自书落李,且随意更改他人诗文?要解开这个疑惑,还须从他们二人的交往感情及雪蓑的秉性中得到诠释。
  李开先(1502-1568年),字:伯华,号:中麓。家住章丘城西南隅,"明代嘉靖八年进士,八才子之一,以文名世,读书一见成诵,为文下笔万言,赋诗一韵百首,"向称"词山曲海,雄文壮词,海内如先生者百无一二"。官居太常寺少卿,因忤权贵,抑止奸佞,壮年罢官归乡,回章丘后,置田园,建戏班,办词社,编曲著书,优游林下二十七年。
  雪蓑,姓苏名洲,河南杞县人,自幼失去双亲,坎坷的人生和特有的天赋造就了他"狂妄简傲,心实无他"奇异而又独有的禀性。此人聪明绝顶,"学一事则精一事,善染翰,知音律,琴棋书画,无所不通"。由其字画,被李开先誉为"书以苏雪蓑为冠,笔阵雄健。字兼四书,微妙难名,变化莫测,能大小,能刚柔,超出笔墨蹊经之外,乃神之所为。"雪蓑,世称道教之人,漫游天下,游途中"偶得《中麓小令百韵》,读之如飞云涌水,不觉气爽神清,真词家得三脉上禅也,久闻中麓挺挺物表,磊磊人豪,才思文学,当作古今绝唱"。在莱芜朋友董空壶的推荐下,来章丘专访罢官回乡的李开先。并"与中麓邂逅相遇,似有金兰契合"。从此成为李开先家中门客,以后,雪蓑来章必到李宅,少则几日,多达数年,共同的词曲爱好和愤世嫉俗的性格使他们成为相聚不分,相离互念的忘年之交,(雪蓑长开先二十多岁)。彼此为对方撰写了序、诗、跋、传。李开先四十九岁那年,在久不相见的挂念中写下了《雪蓑道人传》,以"与之交厚,独得其实"的内容,成为后来书者,学者研究雪蓑的唯一参考依据。他们二人的相识和交往给后人留下了诸多神话般的传说和趣谈。去年(2014年)莱芜市政府宣传部编辑了《雪蓑》一书,较全面地介绍了雪蓑在书法艺术上精湛的造诣和神奇般的功力,书中用了较多的篇幅记载了李开先和雪蓑相处的传奇故事。
  回头看拓片,疑惑得释然。我们在同一作品中了解欣赏到两位历史文化名人的报国志向和书法艺术,即看到了雪蓑先生对李开先的敬重,同时也显示出他那“心实无他”的秉性,可谓一举多获,欣喜倍加。在庆幸的同时我们也不应忘记六十年前拓片和保存下来的李氏后人。由其这中间经历了那场万劫不复的“十年动乱”,更显万幸和珍贵。
  注:李开先原诗题《同李脉泉方伯谢少溪亚卿刘后锋谏议三致政游女郎山》,四人是同乡进士,同朝为官的好友。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