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收入增一成
收入跑赢GDP,感受为啥不明显
2014年04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济南4月22日讯(记者 张頔) 虽然一季度全省GDP的增速同比有所下降,但居民收入增速还是跑赢了增速8.7%的GDP,在收入增加的同时,CPI也创下了5年来的同期最低水平。
  据统计,一季度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85元,增长10.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0%,比8.7%的GDP增速还要高出0.3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82元,增长9.6%;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75元,增长12.5%;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1.2%。
  虽然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10.7%,但很多人手里工资条上的数据却并没有实际增加一成多,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大家增收的感觉没那么明显呢?
  记者从统计部门了解到,居民收入并不是一个正态分布,而是偏态分布,多数居民人均收入往往会低于平均数。这一点可以通过收入中位数(按收入的由低到高排队,处于中间位置的收入数)和平均数的比较来说明。
  中位数往往更能反映大多数人的收入情况,而平均数则有可能被一部分高收入群体拉升。收入中位数一般低于平均数,就是说有50%以上居民的收入低于平均收入,所以对平均工资的增速感受也没那么明显。以目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一季度数字为例,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96元,而中位数为5658元。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