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伙”陈忠涛在纺织厂做三十年磨刀工,仍想再带几个徒弟
离开能多挣几倍,他还是留下了
2014年04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纺织机器一些狭窄的地方,陈忠涛只能摘下手套操作,一双粗糙的大手也总是黑乎乎的。
  陈忠涛用铁皮自制的茶缸子喝水,缸子已经陪伴了他25年。
  午饭过后,疲劳的陈忠涛就会躺在操作室内眯上一会儿。
     文/本报记者 张建丽
片/本报记者 邓兴宇  

  整整30年,从毛头小伙到自己口中的“老家伙”,陈忠涛一直在纺织厂里做磨刀工。检查、磨刀、修整……他说,假如日子里没有了“霍霍”声,反倒有些不习惯了。
  21日上午,52岁的陈忠涛在菏泽的山东天翔毛纺织有限公司染整车间里忙碌着。初次见面,他使劲在衣服上抹了抹,才把那双老茧密布、浸着油泥的手伸出来和记者握了一下。“咳,年月久了,洗不下来。”陈忠涛刚想解释,又低头看了看那身同样洗不干净的工作服。
  纺织机器上的刀一般长两米左右,因为圆刀、平刀等各种刀的旋转、剪毛才能生产出符合要求的毛呢面,每隔三个月就要重新打磨。磨刀不难,可要将这种刀的厚度打磨到误差不低于0.034毫米,那可就要费一番工夫了。
  陈忠涛说,刚开始他们都把刀拆下来,两个人抬到专门的机器上一点一点磨,费时又费力。他专门翻书研究了很久才练就了一套实用的磨刀绝活,被公司命名为“陈忠涛磨刀法”。之后,他还发明了3个可以搬到机器上去磨刀的设备,才让活变得“简单”起来。
  说话间真正磨刀的时候开始了,陈忠涛先把齿轮状的打磨器固定在刀两侧,通上电调节力度后,来回地拉着开始打磨。刀刃火花四射,噪音非常刺耳,陈忠涛却紧盯刀面一点也不放松。“磨到误差范围内至少得用一个小时,早就习惯了。”
  看着陈忠涛操作娴熟,可当初被安排去天津学习磨刀,他还真犯过嘀咕,“刀还用怎么磨啊?堂堂一名工人,大老远学这么没技术含量的活,回来会不会被别人笑话?”在他的意识里,还出现过小贩走街串巷磨菜刀的情景。
  但真正接触这门手艺后,陈忠涛发现磨刀没那么简单,“误差多一点,就能让两把互相配合的刀‘打’在一起。”陈忠涛说,刀口一碰就是大豁口,整台机器都不能运转了。不服输的他和刀较起了劲,怎么好用就怎么琢磨。“曾经我发明的一个磨刀设备,被外面的人偷走了。”说起设备被偷一事,陈忠涛忍不住笑起来,“至少说明它好使”。
  慢慢地坚持下来后,陈忠涛成为厂里的顶梁柱,在染整车间,60多台机器的日常维修、抢修、定期加油、春节大修等全由他在内的7名保全工人完成。只要车间在生产,他就极难休息,用他的话说,“反正你总不能放着坏机器不管。”
  最近几年,纺织厂的效益开始下滑,同事们纷纷离开,月工资才两千多的陈忠涛却留了下来。“我是个农民,1984年能在城里找个活,真是想都不敢想的。”当时公司刚建厂,初中毕业的他作为第一批农民工进厂,一个月拿到30多元的工资。一路跟着厂子走过鼎盛时期,到了这几年也才下滑起来。“像老陈这样的工人,在外面一个月能挣个万八千的。”公司的工会主席王建刚这样说,可是他却始终没有走。
  “其实不是没动摇过,一家老小离不开我,我也想给厂里多带俩徒弟。”陈忠涛边说边端起一个铁皮缸子猛喝一口水。这缸子是他自己做的,已经用了25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