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一小时,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有优势
德州入首都经济圈还有多远
2014年04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文/片 本报记者 孟敏 刘振
     京津冀一体化规划尚在酝酿之中,一则“国家发改委初步将德州列入京津冀一体化城市”的消息,将德州置于风口浪尖。
  近日,记者在德州连续调查多日,一面是政府部门低调应对,对这一消息不置可否;一面是车间机器轰鸣,京津冀落户德州的企业低调准备上市,而德州在产业、医疗、教育等方面和京津的合作也日益紧密。
  ◥22日,德州景津集团的职工正在忙于生产,像景津一样,很多京津冀企业早已落地德州。
德州拒谈 入京津冀一体化
  “不要再炒作德州了,事情不是外界说的那样。”22日,德州市政府相关人士只简单透露说,现在不能说德州纳入了首都经济圈,也不能说德州没希望纳入,此外,不再多言。
  此前媒体称,纳入首都经济圈规划范围的除了德州,还有山西大同和内蒙古赤峰、乌兰察布等3市。该消息接着被解读为德州已纳入京津冀一体化,相关上市企业当天就涨停,街头市民也热议“德州房价已经够高了,不会再涨吧?”
  随着高铁开通和首都经济圈辐射扩容,德州的确在时空上和京津贴得更近。
  “现在,德州到北京乘高铁最快不到1.5个小时,到天津不到1个小时。”21日,德州市政府相关人士表示,京沪高铁开通后,德州成为北京1小时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
  国家发改委国土所所长肖金成也称,与石家庄相比,德州离北京更近,要加入首都经济圈规划也没问题。“前提是规划的名称就是首都经济圈规划,如果是京津冀规划,则与德州没什么关系了。”
  肖金成的说法仍给德州留下猜想的空间,而德州已不予直接回应,是否被纳入京津冀一体化还有待进一步证实。
北京人去德州养老“很划算”
  尽管入京津冀一体化尚未板上钉钉,但德州市政府相关人士承认,“高铁1小时经济圈”拉近了德州和京津的距离,“德州承接产业转移、医疗养老项目有天然的交通优势。”
  该人士介绍,德州的环境绿化越来越好,还是农副产品供应基地,生活成本、经营成本均非常实惠。这种后发环境优势,非常适合发展医疗养老业。去年,德州市卫生局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签署了医疗卫生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实现了医疗合作。
  有了医疗实力的保驾护航,养老产业就能更顺畅地发展。目前,德州民办养老机构多数微利或亏损经营,仅德城区民营养老院平均空床率就达50%。德城区晚晴敬老院院长夏女士介绍,养老院共有50多个床位,入住率在50%左右,这还算是高的。
  与之相反,北京的养老院床少价高,能自理的老人每月收费基本上在2000元以上,不能自理的老人还得再上一个“千元台阶”,平均养老费用超过德州的两倍甚至更多,对床位的需求也是德州的好几倍。这给双方合作提供了不小的空间。“德州民办养老院的费用较低,最高收费也只有北京的六分之一,床位空置率高,可以很好地补充北京的养老需求。”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说。
京津冀企业占德州“半壁江山”
  22日,在一家来自京津冀地区的民营企业里,千亩厂区里分布着一个个车间,一排排着装统一的女工正在织着滤布,完全无暇顾及旁人进出。而在另一个车间,男工人们则忙于操作数控系统,在轰鸣声中生产出一张张高质量的滤板。
  公司的管理人员称,“德州和京津冀的联系一直很紧密,我们就是河北的企业,后来和天津合并,取名景津集团,2012年全部落地德州。”
  落地后,景津集团从几千万的年利润发展到20亿元,生产厂区也从百亩到了千亩。“别看德州与河北景县相隔半小时的车程,德州给予企业的优厚条件确实远远超越了河北。”该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德州的金融、投资环境都优化得不错,在景县贷款到处奔波,还拖延时间,而德州政府协调金融机构人士蹲点企业,指点企业如何办理,节省了企业不少精力和时间。
  景津的快速发展只是德州引入京津冀企业的一个缩影。近些年,德州将生态科技城作为战略重点开发建设,截至4月,共落户项目75个,总投资608亿元,其中中商智慧总部基地、北京恩源国际地理标志产品电子商务总部基地等42个项目落户核心区和高铁新区产业园,总投资350亿元。
  作为生态科技城的主打项目,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中,近半签约企业来自京津冀地区。当记者联系到其中一家企业,对方表示正准备上市,要低调应对舆论,不多谈“京津冀一体化”。
  近几年来,德州不局限于省内,将目光瞄向北京、天津和上海。去年底,德州分别在北京、天津举行融入首都经济圈和渤海经济圈合作恳谈会,签订各类战略合作协议30项、投资合同82个,涉及总额1330亿元;签订现代产业人才支撑计划合作项目39个,引进高端人才68人。
首都经济圈规划 或6月出台
  近日,据一位参与起草的专家透露,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规划,在汇总京津冀三地规划的基础上,初稿基本完成,但仍处于深入研究和提升阶段,待提交国务院审议。“目前进行的工作主要是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如何更加深入地贯彻到规划中去,规划应该在6月份出台。”该规划名称到底是首都经济圈规划,还是京津冀一体化规划,目前还在最后确定。
  此前首都经济圈已经进行过一次扩围。2005年京津冀都市圈规划时,起初定的区域还不包括整个天津、河北石家庄、衡水等地。其中天津只有宝坻、蓟县、武清三个区县加入。2013年12月,国家发改委举行首都经济圈发展规划编制座谈会,决定实施将整个河北、整个天津纳入到首都经济圈范围。
  目前,山东德州,内蒙古赤峰、乌兰察布,山西大同,都在积极承接首都产业转移,并提出了经济协作区的概念。
           据人民网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