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成竹子开了花,自然恢复需10年
园林部门:引进新竹种,更换新型观赏竹
2014年04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22日,泉城公园的管理人员给正在开花的竹林喷水,希望竹林能多多萌发新笋,渡过开花枯死的难关。                        本报记者 周青先 实习生 王乾宇 摄
     本报见习记者 李师胜 
实习生 王乾宇 杨国强  

  22日,记者从济南市城市园林绿化局获悉,省城开花淡竹已达8成,专家会诊后表示无挽救可能,景观自然恢复需要10年。济南市园林局下一步将引进新竹种,尽快让竹林景观恢复。
  22日,记者在趵突泉公园内看到,万竹园中的竹子几乎全部出现花芽分化与开花现象,满地干枯的竹叶。据悉,省城公园、景区栽植竹子面积7.5万平方米,品种以淡竹为主。
  “目前,公园、景区淡竹出现花芽分化的面积已达总量的80%,并随着气温升高呈上升趋势,其它品种竹子尚未出现花芽分化及开花现象。”济南市城市园林局绿化指导处负责人称。济南市动物园最先从外地引进了淡竹,而济南市的淡竹都是从动物园引种,有血亲的关系,引种时间已经达到了50年,所以出现大面积开花现象。
  由于省城大面积竹子开花,动物园内两只大熊猫叮叮与咚咚出现了食物危机。记者查看了动物园西北处的四处竹园,发现大片淡竹枯黄。
  目前动物园已经和河南驻马店、安徽阜阳、四川卧龙三个有大面积竹林的城市取得联系,只要大熊猫叮叮、咚咚有需要,济南可以随时从三地调配竹子。
  济南市园林局于4月18日邀请三位竹类研究专家对济南竹子开花现象进行会诊,经诊断,省城淡竹生命周期已到后期,此次开花是淡竹进入生理成熟期后自我更新的正常现象。竹子开花死亡会留下一些小竹子,2—3年内会越来越细,越来越小,小竹子也会开花死亡,但从第4—5年起,小竹子便越长越大,不再开花,10年左右竹林完成自我更新。 
  竹子开花后,自我更新周期长,济南市园林局将统一引进其他观赏价值较高的竹种替换现有淡竹,增加济南市竹林景观的多样性,形成混交林,争取在2—3年内形成新景观。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