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内走访了40多个贫困生
烟台菏泽两地志愿者架起助学爱心桥,已帮3个孩子联系到资助人
2014年04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公益直通车 
 烟台正能量 齐鲁是一家
  本报记者 孙淑玉

  有人说菏泽是山东的“西藏”,而曹县是菏泽的“西藏”。因为这句话,4月10日,鼎丰助学服务队的义工赶赴曹县,在当地志愿者的带领下一周走访了40多名贫困生。将那边孩子的生活点滴发回后,已有3个孩子得到了长期资助。
两地志愿者联动 寻找贫困学子
  从报纸和电视中看到贵州山区孩子的生活现状后,鼎丰助学服务队的义工被深深触动。在坚持为烟台周边地区孩子寻找长期资助人的同时,他们萌发了到贵州山区看看的想法。
  提前一个月买来1000多元的文具寄到当地小学后,考虑到义工们的安全和行程安排,最终贵州行“流产”,但寻找贫困孩子的念头仍时刻折磨着义工。
  网络搜索中,无意间读到菏泽是山东的“西藏”,而曹县是菏泽的“西藏”后,他们再也按捺不住。通过QQ群找到曹县当地的志愿者任轶,双方沟通后,4月10日鼎丰助学服务队的3名义工去了曹县。
  “也没想那么多,就想去看看那边孩子的情况。”网名为“鲁冰花姐姐”的鼎丰助学服务队队长说,如果情况属实,他们想架起烟台和曹县两地的爱心桥梁,为贫困孩子铺就更多求学的希望。
一年800元钱 就能帮孩子上学
  尽管有心理准备,但“鲁冰花姐姐”和另外两名义工还是被眼前的情景所震撼。太多孩子守望在贫困中却无力发声,这让他们既心痛又难过。
  曹县磐石街道办事处的李乐今年9岁,爸爸全身瘫痪,妈妈右眼失明、右腿残疾,干不了重活,只能在家靠编筐赚点钱补贴家用。除此之外,家里的开销多靠一亩半地维持。李乐在学校里乖巧懂事不说,成绩还始终名列前茅。
  走访过程中,像李乐一样面临求学困境的孩子还有很多。有的孩子因家庭困难,春天就穿上了凉鞋,更有不少孩子始终为上学的费用发愁。
  一周时间内,鼎丰助学服务队的义工在当地志愿者的带领下,先后走访了曹县常乐集镇、古营集镇、魏湾镇、磐石街道办事等地的多所小学,从提交资料的80多名贫困生中筛选出40多个需要帮助的孩子。
  “800元钱可能只是我们的一顿大餐,却是那里一个小学生一年所需的费用。”走访过程中,大学生义工董光河不忍看到孩子们守望贫困,多次掏出身上仅有的钱来帮忙,他希望大家也能帮帮这些孩子。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