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烧水一年少排两吨灰
2014年04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厂房楼顶放置的200平方米太阳能集热板。 曹思扬 摄
     本报4月22日讯(记者 曹思扬) 用太阳能烧锅炉,热企全年可节约煤炭23吨,少排近两吨烟尘。今年,青岛热电集团总共用清洁能源解决供热面积80万平方米,淘汰各类燃煤锅炉10台以上,解决100万平方米供热面积。
  22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即墨市经济开发区的青岛热电集团有限公司金源热力公司太阳能项目基地。记者在一处厂房的楼顶看到,上面整齐地安装了100块太阳能集热板。该公司副经理闫伟礼介绍,收集的太阳能用来给锅炉加水,提高锅炉进水温度,面积约200平方米,是去年4月建成投入试运行的,该项目是光热技术首次在青岛市实现工业应用。
  “这个太阳能项目特别适合白天热能需求旺盛的工商业企业,已为周边40家企业供蒸汽、为居民用户供热102万平方米,根据日照时间,实现5-10小时供热水,有效补充了传统供热方式。”闫伟礼说。据介绍,该项目全年节约煤炭约为23吨,节约电量1153千瓦时,减少烟尘排放1.725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0.2944吨,有效降低大气污染。
  青岛热电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褚存礼介绍,目前,热电集团已实现各类清洁能源供热33万平方米。今年即墨启动污水源热泵解决10万平方米供热面积,团岛启动污水源热泵解决20万平方米供热面积,城阳启动污水源热泵解决供热面积40万平方米。全市总共用清洁能源解决供热面积80万平方米。
  此外,该集团还将启动“煤改气”试点工作,并综合利用污水源、海水源、空气源、太阳能及天然气三联供等技术,建成环保精致的清洁能源供热系统,预计今年将淘汰各类燃煤锅炉10台以上,解决100万平方米供热面积。
少烧煤降污染 黄岛发力改善空气质量
  本报4月22日讯(记者 吕璐 通讯员 张君臣) 三年内淘汰大小燃煤锅炉66台,建设大气污染防治工程71项。日前,黄岛区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用3年时间综合防治大气污染,2016年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日前,黄岛区下发方案,利用3年时间对大气环境污染进行综合防治,到2016年,黄岛区城市环境空气中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分别控制在54微克/立方米、74微克/立方米以下,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针对燃煤污染,黄岛区将研究制定“煤改气”“煤改电”等鼓励政策。到2015年煤炭消费总量(不含承接的老城区搬迁项目)比2012年零增长。三年内,完成易通热电公司等10家企业的22个燃煤锅炉高效除尘脱硫改造治理项目,完成海西热电公司等6家企业的23个燃煤锅炉低氮燃烧改造和脱硝项目,对企业燃煤锅炉能按期完成改造任务的,实行奖励措施。2014年,对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内、大气监测子站周围和原海滨工业园内的全部10蒸吨/小时(含)以下小型燃煤锅炉实施淘汰;2015—2016年,淘汰临港工业园等城区其他范围内的10蒸吨/小时(含)以下小型燃煤锅炉。
  另外,黄岛区还计划今年完成淘汰黄标车2100辆,2015年完成淘汰黄标车4800辆,完成全部财政供养单位高污染黄标车淘汰工作,2016年完成淘汰黄标车403辆,将上路行驶的黑烟车发生率控制在1‰以下,机动车环保参检率要达到85%以上。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