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产业、世园效益催生新北宅
华丽嬗变,打造宜居宜业新城
2014年04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绿化后的滨海大道
  新建的世园会配套酒店
  绿化后的北宅社区街道
  农商行社区服务点
     身处崂山西麓的北宅,这片原本贫瘠的农家地,正依托蓝色硅谷建设和2014青岛世园会的双重机遇,借势而起、惊艳嬗变,由昔日宁静略显落后的小山村,快速迈向宜居宜业的生态新城。
对接世园力促旅游升级
  这几天,北宅街道下葛社区的尹淑连终于松了口气。她经营的老尹家农家宴,经过几个月的装修整顿,饭店硬件升级和人员扩招总算告一段落。今年初,眼看着世园会临近,颇有经商头脑的尹大姐开始琢磨如何抓住世园会举办的契机,将更多的游客吸引到自己的店里。为此,她投资近10万元对厨房、卫生间进行了扩容升级,重金聘请了李沧区一家酒楼的大厨,新增展示当地传统面食的面点制作间,并将4人的服务队伍扩充到11人。
  老尹家农家宴的改造升级是北宅抢抓世园机遇的一个缩影。北宅街道与2014青岛国际世界园艺博览会主会场毗邻,作为世园会后勤保障基地,世园会接待中心、指挥中心、参展服务中心均坐落于此,世园会五星级、四星级酒店、北方茶博园等都在北宅辖区范围内。近年来,北宅街道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实施“十百千万”特色农业工程,建成大崂樱桃谷观光园等10个高效农业观光园区,推出了贯穿全年的“乡情农韵”体验游系列节庆活动,连续举办十八届的北宅樱桃节成为了全市十大节庆之一,有力促进了街道一三产业的融合跨越式发展,先后荣获“中国樱桃之乡”“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山东省旅游强镇”等称号。
  如何将丰富的旅游资源融入世园盛宴?如何抢抓“世园经济”、更好地发挥“世园后效应”对北宅街道的经济拉动作用?北宅立足与世园会和景区的旅游功能对接,着力做好特色旅游项目开发、提档和推介,努力提升生态旅游的特色优势和档次,打造崂山区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基地。以特色农业观光园区等特色项目为依托,布局、规划、建设集会议节庆、度假休闲、健身养生等为一体的旅游文化特色小镇;突出抓好旅游项目的品质提升。完善花花浪森林公园旅游基础设施,充分开发利用丰富的山林资源,发展山地自行车运动、登山健身和军事体验活动等户外体验项目。继续推进“十百千万”特色农业种植工程,扩大现代农业种植规模,完善园区旅游功能,开展精品农业园区评选活动;着力提升农家宴的档次和规模。采取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招商引资等方式打造北九水景区特色农家宴一条街。出台农家宴规范发展意见,在农家宴集中社区打造1-2个社区农家宴示范点引导农家宴经营户硬件上档次,服务上水平。
借势世园建设宜居新城
  受崂山风景区保护性规划和崂山水库上游保护制约,自1996年起,崂山区停止宅基地审批,辖区居民居住条件受限,居民改善居住环境的意愿日趋强烈。随着世园会后勤保障基地的建设,老百姓的住房梦终于如愿。为及时解决老百姓住房困难问题,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北宅集中使用宅基地指标建设新型集中居住社区住房项目,占地约54亩建设10栋居民楼,建筑面积约35572平方米(含网点)、住房375套,有效缓解了多年来社区居民住房难状况。“预计世园会控制区内6个社区,将在2-3年时间内完成搬迁安置补偿协议签订工作,集中安置区建设将随即推进,辖区居民居住条件将有极大改观。”北宅街道办事处主任姜波谈起旧村改造的美好前景,满心欢喜。
  北宅街道是进出世园会和风景区的必经之地,北宅以世园会的标准对辖区环境进行了全面改造提升。启动了世园会控制区内的石岭子以南6个社区的拆迁改造工作,改变以往居民散居脏、乱、差形象。实施滨海公路两侧及世园会园区外围可视景观山林绿化改造工程,在保留原有植被的基础上,种植120多种苗木,进行绿化改造,打造“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景观效果,将滨海大道打造成为生态景观大道,将园区外围可视景观山林绿化与园区内协调一致,确保世园会园区效果。完成南王路(北宅科至兰家庄段)等约2万平米绿化、5450平米人行道铺装,建成2处景点小品、2处港湾车站及12处花坛,栽植各类乔木共计1000余棵,灌木55000余株;拆除违法建筑90处、8751余平米,整治户外广告154处,清理占路经营90余起,辖区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蓝色产业催生蓝色北宅
  长期以来,受到崂山风景区保护性规划和崂山水库上游保护制约,不能引进和发展工业企业,居民收入来源仅仅局限于果蔬种植和外出打工,街道整体经济实力薄弱。近年来,随着山东省蓝黄战略的展开,青岛市蓝色经济核心城市地位的确立以及2014世园会项目确立,北宅的产业发展开始破题。
  作为蓝色硅谷产业孵化带的主要区域,北宅的发展规划调整后,高端产业发展空间增加2-3平方公里,能够吸纳、引进更多的项目。同时,青岛市全力打造蓝色硅谷,有利于北宅发挥后发优势,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经过多遍遴选,一大批国内领先的高新、涉蓝项目已陆续在北宅落户。其中,海信集团新研发中心项目已开工建设,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工业园已于2011年投产运营,中科院兰化所、信得药业等5个项目均已全部封顶;中石化安工院、歌尔青岛科技产业园项目按计划推进;蓝色硅谷城际交通轻轨项目已完成摸底调研工作。目前,辖区内28个重点项目均强力推进,蓝色北宅已扬帆起航。
  “根据规划,在蓝色硅谷建设过程会像美国硅谷一样,将科技元素与旅游元素相融合,不仅仅是建设一个高科技集中地,也是建设一个旅游休闲地。鉴于北宅街道优越的地理位置及丰富的旅游资源,建设兼备旅游和生态的科技新区,将成为北宅发展新定位。”北宅党工委书记宋仁登如此阐述北宅的发展理念。今后,北宅将在加快项目引进建设,全力打造蓝色硅谷产业孵化带、世园会后勤保障服务基地、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基地的同时,提升生态环境的保护水平,努力实现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步推进,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同步提升。
专注民生惠民安民
  “蓝色项目+世园效益”正在催生一个“宜居宜业”的新北宅。根据统计,2013年,北宅街道财政收入完成5578万元,同比增长49%;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30.5亿元,同比增长2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600元,同比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亿元,同比增长229.4%。
  蓝色硅谷规划和世园会的举办,使北宅大部分区域的发展规划成为现实,社区集体经济发展用地也相应地得到落实。同时,大批高科技人群的进驻,将极大促进周边商业服务业的发展,街道已着手谋划引进文化体育和生活服务类项目,如餐饮连锁、购物中心、健身会所等,这将极大拉动辖区就业,带动居民致富。
  加快推进以村庄改造为重点的城市化建设,逐步缩小南北差距,打造宜居幸福的现代化生态小镇。协调农商银行投资400余万元,为36个社区配设服务终端,使居民不出社区就可办理相关业务。投入2769万元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治理地质灾害及河道。投入2215万元对南王路沿线、五龙河以及滨海公路沿线建筑立面和居民楼院进行环境整治提升。投资2500余万元改善辖区教育教学环境,让山区的孩子在优美的环境中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实现了峪上路通车,解决了山区群众出行难的问题……
  2014年,北宅街道围绕“学有优教”的目标,实施洪园、峪夼幼儿园修缮改造工程,优化辖区育人环境。围绕“住有宜居”的目标,实施沟崖东山塘坝除险加固工程、白沙河乌衣巷段凉泉段河道治理工程,提高塘坝河道防洪能力;以“一园两线三河四路”为重点,加大对农村环境、背街小巷及农贸市场的整治力度;启动24个经济落后社区扶持项目,努力满足群众生活出行及发展所需;加大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实施供水管网改造维修工程,建造调节水池,保障辖区居民正常用水。围绕“老有颐养”的目标,在指导、协调已启动的7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管理和运营的基础上,做好新上日间照料中心的筹建工作,为社区老年人创造良好的生活娱乐场所。围绕“病有良医”的目标,落实120院前急救、合理用药等基础工作,建立口腔保健中心、特检中心、妇女保健中心、国医馆等,增添CR(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等大型医疗设备,全面提高辖区医疗服务水平。健全社会救助体系,适时启动《北宅街道临时救助实施意见》,保障辖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着力做好社会兜底工作。
  北宅街道党工委书记宋仁登表示,今年,北宅将围绕“新定位、新作为、新地位”的奋斗目标,实施“以南带北、南北统筹、板块结合、错位发展”的战略,抢抓机遇、谋求创新,努力在村庄改造、世园会后勤保障基地和蓝色硅谷产业创业带“三大建设”上实现跨越式发展,建设活力宜居新北宅。
  北宅,这片原本贫瘠的农家地现在正华丽转身,一个花园式、生态型、文明富裕的现代化新城区正逐步呈现在人们面前。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