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购书冲击大,实体书店咋生存
经营成本节节攀升,部分书店无奈主营教辅书
2014年04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在一家书店的免费阅读区,一名读者在安静地看书。      本报记者 许妍 摄
     本报记者 许妍    

  曾经,书店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而如今,由于图书网络销售的形势一片大好,不仅是年轻人群,连很多上了年纪的人也越来越青睐网上购书,实体书店受到严重的冲击。
  4月23日是世界图书和版权日,也是世界阅读日。记者近日走访了十几家日照的实体书店,了解日照实体书店的经营状况。
去书店看书的市民已越来越少
  提起现在到店里看书的读者,柳树下书坊的店主鞠女士忍不住感慨。她说,“2005年前后,来店里看书的顾客都排着长队,有时候我这当老板的都挤不进来,经常得站在门口的小凳子上招呼顾客,现在的年轻人,哪还有几个来看书的?就是来了,也是来看漫画的。” 
  “这几年,从读书的顾客量上来说虽然没有太大的减少,但是能明显看出中老年读者比年轻人要多多了。”新华书店日照总店的厉经理也说道。
  16日一上午,走进在柳树下书坊的顾客只有两三个。而当天下午,记者在新华书店日照总店里看到,店里的读者总共不超过十个。
  位于望海路和正阳路交界的席殊书屋,是日照一家规模比较大的私营书店。该店的负责人卢经理也表示,现在经常到店里去看书不仅比以前少了,年龄段上也发生了变化。“经常来的读者,年龄都在四十岁以上了,年轻人来看一次两次的有,但是经常来的没有几个了。”
  在席殊书屋的阅读区,一位年轻的女士告诉记者,她一会要去长途汽车站车坐车,离发车还有一段时间,自己就过来看会书。“平时没有时间逛书店,也就是还在大学的时候还去图书馆看书,一工作就忙了,有点休息的时间要不就补觉,要不就看个电视剧,哪还会去买书看。”
  各家书店的负责人表示,去书店的市民少了,主要与网络的冲击有关。

受网上书店冲击大,经营成本越来越高
  席殊书屋的卢经理,对近几年书店受网络书店的影响深有感触。他说,部分网络书店图书售价比实体书店低许多,是最主要的。“一般来说,一本书低于6折卖就亏本了,而网上的5折图书却越来越常见。”卢经理说,实体书店由于需要支付房租、店员工资等额外的开支,书必须卖到7.5折以上才能盈利。
  其他几家书店的负责人也表示,实体书店现在的经营成本越来越高。首先,正规书店的图书均是从正规出版社采购,折扣较低。并且,一家书店通常会雇佣一到两名员工,而人力成本也在不断增长,另外,房租的上涨也抬高了书店的经营成本。
  “现在房租那么贵,在这开书店是在实在是划不来了。”柳树下书坊的老板娘介绍,“五六年前,我这家小店房租才一万二,现在变成三万。并且那时候买书的多,营业额是现在的一倍还多,那时候开书店的日子才叫一个美来。”老板娘说,“现在也就指望周末,人还能多一点,平时一天也就卖200来块钱的书,刚够交房租的。”
  记者在大学城随机采访了十多名学生,不少学生表示,除了曾到买过四六级辅导书以及考研书外,平时的课外书籍,他们都是在网上买。
  “网上买书很方便,想选啥书一搜就是,如果去书店,不仅要专门跑一趟,还得找上半天,太不方便了。”曲师大的小刘说道,不仅方便,便宜也是他选择从网上买书的原因。他告诉记者,他从知道可以从网上买书起,就再也没从书店里买过书。

不少书店转向中小学生教辅书市场
  为应对网络书店的冲击,不少书店把主要精力放在销售中小学教辅书上。
  席殊书屋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就销量来说,名著类、文学类的课外书籍确实敌不过教辅书。我们书店每年卖出教辅类书籍得占到营业额的70%。”
  新华书店的厉经理也介绍说,在日照的新华书店教辅类图说的销售能占全部图书销售的30%以上。
  记者走访望海路附近的七八家小书店发现,育才书店、友谊书店、教育书店等四家都是以销售教辅类书籍为主,甚至有一家专门是从事教辅书的销售。 
  不仅如此,为吸引读者,有的书店对看书的环境也进行的改善。在席殊书屋里,店主为了方便读者阅读,专门设置了桌椅,并提供免费的饮用水。
  “爱书的人是不会伤害书的,你让他们来免费阅读,书店丢书的情况都越来越少了。”席殊书屋的负责人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