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读物带来冲击,实体书店日子不好过
泰城四家新华书店三家喊亏
2014年04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王世腾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目前泰城四家新华书店,三家处于亏损状态,仅泰山书城大致维持收支平衡。在图书销量中,儿童读物占到两成左右。电子书带来的冲击,让实体书店感到寒意。
教辅书和儿童读物 书店里卖得最“俏”
  “这本三年级语文的教辅书咋卖?”20日上午,在东岳大街泰山文化城的一家书店里,一位家长正忙着给孩子挑选教辅书籍。“孩子这段成绩不好,自己又没法辅导,只能买点辅助资料,让孩子好好学学。”
  记者在书店里观察发现,购买教辅书及考试书的家长们居多。随机采访几位家长,均表示为孩子买的大多是教辅书,课外读物相对较少。“课外书对学习考试没啥帮助,想上个好学校就得多学,多看点学习资料。我也想让孩子多看些课外读物丰富阅读,但为了学校和学习成绩,还是少看好。”一位已经选好教辅书的家长说。
  书店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就销量来说,名著类、文学类的课外书籍确实敌不过教辅书。课外读物看的人多买的人少,而对于教辅书来说,只要家长选中了就会买。此外,在课外读物中,低幼龄儿童书籍销量相对较好。
  泰城零点书店一名工作人员介绍,来店里购买图书的,一半以上是中小学生。所售书中,有些是孩子自己喜欢的,如一些漫画书、小儿读物,有些是老师推荐的,如儿童文学、国内外名著,也有一部分是辅导书。
  泰安市新华书店企管科工作人员介绍,泰城四家新华书店儿童读物的销售量占整个销售量的20%,其中四书五经、国学、杨红樱系列书籍、吴美珍作品、曹文轩书籍、科幻类书籍销售名列前茅。

泰城四家新华书店 三家处于亏损状态
  人们读书时间的减少和阅读方式的改变,让泰城图书销量也在慢慢降低。“买书的人越来越少,书店里的生意也是一天不如一天。”在泰安六中老校附近开了十几年书店的杨女士无奈地说,曾经,小区附近只有她一家书店,生意很火爆,但近几年来却一直走“下坡路”。
  “一方面是价格便宜的网上书店增多,另一方面就是市民读书途径发生变化。”杨女士说,不少市民读书从“纸上”转移到“网上”,到书店买书的人逐渐减少。
  岱宗大街零点书店店长陈亮介绍,从2008年零点书店搬到现在位置,每天从早晨8点30分营业到晚上10点,但从晚上9点,来书店的人就很少了。“前段时间看济南推出24小时书店,在泰安绝不可能。”陈亮说,每年光水、电、工商、税、人员工资就得20多万,房租一年10多万,书店营利甚微,要再推出24小时书店,成本还会上升,在泰安这种三线城市,晚上9点多,大街上就没人了,更别提到书店看书。为增加销量,陈亮也在网上建立了网上书店,但是因为当当网、亚马逊等大型网站的冲击,网上卖出的书很少。
  22日,记者在泰山书城看到,在三楼的几百平方的空间里,仅有十几个人在读书,其中以年轻人和老年人为主。其中满头白发的刘先生坐在地板上读书。“我喜欢书法,来看看有关书法的书。”刘先生说,以前看书会在旁边圈圈点点,甚至会写上当时的感悟,他觉得这才是真正的读书。
  新华书店企管科工作人员介绍,作为国有文化企业,泰城共有四家新华书店,但其中三家处于亏损状态,仅泰山书城基本收支平衡。“其他三家店面积都在100到200平方米,面积小书少,书城环境好,位置好,面积也大,来看书的人很多。”工作人员说,泰山书城是山东省十大最美书城的新华书店,但是每年光水电费就得60万,为开源节流,书城在三楼建立了书吧,吸引不少顾客来看书买书,一年下来基本收支平衡。
电子书随身带 年轻人更喜欢
  22日,记者在财源大街中百大厦前随机采访了22个市民,其中10岁到20岁的有4人,20岁到50岁的有12人,50岁到70岁的有6人。
  22个受访者中有16人主要通过手机、电子设备看电子书、杂志、报纸,比例占到73%。有4名老人不会使用手机和电脑阅读,平时主要看报纸;还有2名六年级的小学生选择读纸质书。“每天上下班坐公交车,为了打发时间,就下载一些小说在手机里,一路翻看。”市民徐先生说。市民张女士表示,工作之初,会偶尔跑到书店买书,感受纸墨香气,晚上睡觉前,会时不时地翻看一下。如今,工作越来越忙,这些书还是放在书架和床头,但都落了灰。
  “现在天天都忙着照顾家庭、照顾孩子、忙着工作,静下心来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市民刘先生说,他读书一般都在夜里,睡觉前只要有空就会读一会。他的读书时间不固定,一本书半个月还没看完。
  22日下午6点左右,市民小李下班之后,正是出行高峰,公交车上摩肩接踵,阅读成了她打发时间的最好办法。不过,小李从包里拿出来的不再是厚厚的书本,而是手机。
  市民赵女士说,自从购买了平板电脑,她就不再买纸质书了。“把自己喜欢的书都下载到电脑上,走到哪,看到哪。”说着赵女士拿出电脑,翻看小说。“电子书环保,携带也方便。这是我主要的读书方式。”
  记者调查发现,很多市民逐渐从买书看,变成上网看。不少年轻人选择的读物多是报纸、杂志等“快餐式”读物,而且他们更倾向于在网络上阅读、浏览。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