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家滨州民间公益组织有“户口”了
星火公益事业发展中心成立,成全市首个完成注册的公益组织
2014年04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4月22日讯(记者 张牟幸子) 22日上午,市民政局批复滨州市第一家民间非企业法人公益组织——滨州市星火公益事业发展中心正式成立,这是全市第一家独立注册的民间公益组织。
  本报之前以《获了全国先进,仍然难注册》为题,报道了滨州市星火义工注册难的问题,22日上午,这个曾经获得过全国先进的民间公益组织终于注册成功。22日下午,滨州星火公益事业发展中心成员安强告诉记者,2014年开始知道可以独立注册后,他们就成立了三个人的专门注册小组负责这个事情,“因为这个审批制度是很规范严格的,我们为了注册交了18份材料,用了两周的时间就批下来了。”
  注册小组的另一个成员曹威光介绍,注册成功后,他们可以直接和基金会签订协议,联合完成公益项目,还可以独立承担责任,“我们有自己的理事会,有规范的框架,制定了很多规定,我们以后就按照章程来做公益。”关于星火公益事业发展中心成立后的资金管理问题,安强表示,不定向地在社会上募集资金是不允许的,但是可以接受捐助,“我们成立了监事会,监督我们的工作,市民政局每年也会进行账目审查,我们的所有资金使用都在网上公布,做到账目透明,并接受全社会的监督。”
  据了解,从2007年成立开始,星火义工的负责人就开始为了注册的问题去相关部门咨询,因为只能挂靠在指导单位下,一直没有成功,2013年几个和基金会合作的公益项目都没有办法继续。注册成功后,安强表示,现在他们有了合法的身份,以后可以独立进行公益项目,“再有冒充我们的,也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权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