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走访两次,灌输文物保护法知识
秦皇台派出所为文物保驾护航
2014年04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民警对村民进行文物保护教育。 本报见习记者 于雪莹 摄
     本报4月22日讯(见习记者 王宁晖) 自4月8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滨城区秦皇台北侧遗址进行发掘,至今已有半个月的时间,随着发掘工作的逐渐开展,文物保护工作也提上了日程。近日,秦皇台派出所的工作人员虚心向省文物研究所的专家请教,学习有关文物保护方面的知识并制定相应的举措,每天派民警到现场走访两次,做好文物的保护工作。
  秦皇台派出所副所长周亮亮告诉记者,虽然现在遗址还没有挖掘出来,但还是吸引了很多人围观。22日在挖掘现场,记者询问了一位来到遗址的杨女士,杨女士笑着告诉记者:“俺就是来看看挖出宝贝来没。”
  “发现遗址对咱们秦皇台来说可是一件大事,我们每天晚上安排民警和村民巡逻,确保遗址不被破坏。”周亮亮告诉记者,“我们还准备配合省文物所的专家在发掘区域设置防护栏及标识牌。等挖到文物,就不能让人们随便围观了,一是容易破坏文物,二是等挖掘深了后容易出现坍塌等事故,如果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就不好了。”
  为了有效地对文物进行保护,秦皇台派出所的工作人员走入基层,向遗址附近10个村的村民宣传文物保护知识。“在现场参与挖掘的都是西石村的村民,他们没有文物挖掘这方面的经验,对文物保护的意识也不是很强,所以我们必须给他们灌输一些文物保护法方面的知识。”秦皇台派出所巡逻队队长魏廷芳告诉记者,“在他们来之前,就跟他们说好在这儿要文明干活、团结为重、注意安全。特别是等到文物挖掘出来后,发现文物一定交给专家,不能私藏,即便一个陶片也不能拿。”
  魏廷芳还告诉记者,文物保护宣传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秦皇台派出所将坚持每天派出民警到文物发掘现场走访两次,与村民及时沟通交流。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