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捐献,感动之余的期待
2014年04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冯燮
  不久前,刘静(化名)这位41岁的教师母亲,默默地将去世儿子的眼角膜捐出,使得两名儿童重见光明。而这件事一直未被外界得知,直到近日,刘静请假前往济南参加儿子的追思会,才使这一义举被学校师生得知。(《齐鲁晚报》4月18日报道)
  器官移植被称为当代医学界的一大奇迹,彻底颠覆了“人死不能复生”的理论,从而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实现生命的延续。刘静作出捐献儿子眼角膜的决定,源自一个朴实的想法,不让儿子来世间白走一遭,让他能够通过别人看看这个世界。她之所以不让外界知道这件事,因为她根本就没有觉得这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所以在她捐出儿子眼角膜时,连医生都震惊了。
  刘静的做法的确让人感动,可以设想一下,假如有更多的人都怀有刘静这样的想法,器官捐献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然而因受宗教、人文习惯、文化习俗、个人思想、亲情理念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能做出身后人体器官捐赠安排的人还属于极少数。据权威统计,中国每年有100万—150万患者需要通过器官移植来拯救生命,但可供移植的器官数量只有1万,缺口极大,“器官荒”还相当严重。由于供体之稀缺,不仅使很多患者只能在漫长的等待中耗尽余生,还催生了非法器官买卖乱象。
  希望每个人都能像刘静这么朴实,确实不太现实。事实上在现实中,对一些人来说,要顺利捐献器官,也并非易事。人体器官捐献尽管“自愿性”和“无偿性”是器官捐赠的基本原则,器官捐献难在我国固然有其特殊国情和复杂背景,但也与制度激励不健全关系重大。从这个意义上说,将激励机制引入人体器官捐献,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器官捐献中引入激励机制,既是一种制度化的倡导,也有利于保障捐献者尤其是贫困弱势捐献者权益,对唤起公众的捐献热情,无疑具有积极作用。在国际上,激励机制也是鼓励器官捐献的一个重要手段。我们期待着这一机制能够早日建立。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