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拟定《港区港口整合的实施方案》草案
整合港口资源破解运输“短板”
2014年04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甘倩茹
本报通讯员 王磊



  水路运输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港航建设也相对滞后,已成为制约滕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块“短板”。为了打破这一局面,滕州拟定了《港区港口整合的实施方案》,将对港区港口进行整合。
水路运输滞后于公路网络
  滕州市近年来着重发展村级公路网化项目,农村公路通车里程已经达到3045.8公里,21个镇(街)道路已全部实现了路路通畅,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然而,水路建设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港航建设相对滞后。
  目前,滕州港区的润通港、宏大港、滕州港和鑫汇丰化工港四个港口企业,年吞吐总量约为380万吨,年利税总额约为643万元,港务费在4.00至7.50元之间浮动。去年,滕州市港口吞吐量仅占枣庄市港口吞吐量的六分之一,为济宁港口吞吐总量的十分之一,为徐州港口吞吐总量的十二分之一。此数据表明,和周边地区相比,滕州港口建设还存在规模结构较小、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力量分散、功能单一、现代化水平不高等问题。加之企业之间相互压价、恶性竞争,也造成了内耗严重、企业效益低的不利局面。这些都削弱了滕州市港区的综合竞争力。
支柱产业运输成本高
  去年,山东省出台了《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其中明确提出了“加快建设京杭运河发展轴的目标”。滕州市也提出“积极构建‘九纵九横’的公铁水联运的区域综合交通网络”。滕州市是产煤大县、中小机床之都、新型建材新兴基地,每年都有大量的煤炭、机床、玻璃深加工等产品外销外运,这三大支柱产业目前主要依靠公路和铁路运输,成本较高,而水路运输成本仅为陆路运输的七分之一、铁路运输的三分之一。
  在近日召开的滕州港区港口整合工作动员会议上,滕州市副市长刘涛分析道:“价格低廉、经济实惠的水路运输之所以没有很好地利用起来,关键是滕州缺乏大规模、高标准、集约化的港航基础设施建设。”
整合发展草案已拟定
  在《滕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滕州港区港口整合的实施方案》草案中,整合内容涉及三个方面。
  根据国务院2014年2月16日颁布的《南水北调工程供用水管理条例》,新奥公司原建设项目新奥液体化工码头运输的合成氨、甲醇及煤化工产品属于禁运的危险化学品,已不符合条例规定。经综合考虑,拟将原新奥液体化工码头项目建设性质及经营内容变更为综合货运港口。
  滕州新港是在新奥液体化工码头项目原址的基础上进行高标准规划、设计和建设的现代化综合性港口,计划投资4亿元,分两期工程实施,第一期建设滕州新港主体工程,约投资3亿元,规划建设包括大宗散货(以煤炭为主)和件杂货在内的综合性港口,形成年吞吐量为1000万吨的省内重要港口;第二期建设煤炭储配基地和货物配送中心,约投资1亿元,作为第一期主题项目的配套工程。
  港口资源整合,坚持“边建设边整合”、“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在建设滕州新港第一期工程同时,依托有资质的中介评估机构对滕州港、润通港、宏大港和鑫汇丰化工港等港口进行清产核资、产权界定和资产评估,依据港口权属,经港口企业确定同意后,实施市场化运作。为支持新奥公司滕州新港项目建设,在新奥公司完成滕州新港变更手续后,把滕州港与新港先行整合;待滕州新港建成运营后,再将宏大港、润通港和鑫汇丰化工港进行整合。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