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路患需走出“运动式”怪圈
2014年04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徐剑锋        

  近日,在槐荫区明星小区菜市场南门出口至大杨庄方向的腊山河路段,出现了几百米的裂缝。据了解,该路段为腊山防洪工程的配套防汛路,因为经常出现大车碾轧导致出现裂缝。工程管理站将增设和完善限高杆,阻止大型车辆通过。(4月24日《齐鲁晚报》)
  防汛路出现几百米裂缝,其背后所暗藏的安全隐患令人提心吊胆。由于路面施工本身并不过硬,加上来往车辆尤其是重型、超载车过多,好端端的路面在几场风雨洗礼后,出现坑坑洼洼也就不足为奇了。
  小小裂缝人命关天,切不可等闲视之。当务之急,有关职能部门要跳出小打小闹的怪圈,在对路面进行全面“体检”的同时拿出切实可行的整体治理方案,按照百年标准夯实基础、提标提质,真正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当然,修路只是治标之举,要从源头解决路面不堪重负的问题,关键是要治理好超载这个“老大难”。否则,路面修得再漂亮,也经不起超重车辆的持续碾压和反复折腾。
  超载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全程监管说说容易,但在具体实施中牵涉面广,确有一定的难度,但难度再大也要抓起来,这毕竟事关人身安全。当务之急必须厘清监管职责,防止责权“打架”,通过常态化地严管和提高违法成本,让司机的违章违法行为无所遁形。尤其要走出以往出了事故再“运动式”执法整顿,风平浪静后又“顺其自然”的怪圈。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