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出20%面积优先建保障房
2014年04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保障生活 
  《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意见》明确,除了建安置房,还要建保障房。什么是生活保障房?又该如何建呢?
  21日记者采访时了解到,王舍人街办的周家、靳家、郭家在改造之前,村民的收入以培育蔬菜种苗为主。说到现在的收入来源,王舍人街道东周家村党支部书记周元祥介绍,除了拆迁时安置房的补偿之外,还有对于村民的商业保障房补偿,将村民原房屋建筑面积的20%作为定数,建设了商业保障房。村里将这些商业保障房统一进行联合经营,每个月每个平方按照0.35元的标准,将现金直接发放给村民。“这些钱虽然不多,但也是一种保障。”一位居民告诉记者。
  而纳入今年改造计划的历下区刘智远村保障房也有了新进展。22日上午,刘智远村村北的保障房项目所在地,施工人员正在清运挖基槽土、设置爆破点。该项目于2013年10月奠基,目前正在进行石方爆破及清运、桩基础施工等工作。据智远街道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刘智远城中村改造项目是全市第一家优先确保保障房建设的城中村改造项目。
  “保障房是指村民生活保障用房,为实施村改居后的失地农民提供持续生活保障。”据了解,刘智远村保障房项目占地约12.65公顷,总建筑面积约72万平方米。目前启动的是一期14万平方米的公寓建设。
  据介绍,为了更好地利用征地补偿款,使村民有长期生活保障,刘智远村委委托专业公司基于区域发展、村民保障、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等要求,对项目进行了整体策划和包装,将该项目定位为集办公、居住(公寓)、酒店、商业等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并制定了村民就业、创业培训计划,为村民就业、创业提供培训。
  据初步估计,整个项目建成后入驻企业和商业年销售收入将达50亿-80亿元,形成税收5亿-8亿元;年物业租赁收入约1.5亿元,并将为村民提供2000-3000个就业岗位,解决村民就业问题。此外,保障房项目后期将由村集体经济企业统一运营,为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创造活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