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4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韩爽
  前些日子,女友小A和交往了快一年的男朋友分手了,导火索居然是情人节礼物“送岔了”。
  事情是这样的:为了给男友一个惊喜,情人节前夕小A特地跑去专柜买了一对设计简约的Tiffany入门款银戒,总共花了两千冒头。孰料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男友收到礼物,非但没有表现出预想中的惊喜和感动,反而黑下脸来,责怪她乱花钱、不懂节俭,继而痛数小A的历条“败家罪状”,譬如陪老妈去港澳游的时候软磨硬泡蹭了一LV的包包啦,托人从韩国捎了个MCM新出的钥匙扣啦……小A忿忿不平:我总共没有几件奢侈品,有的是自己犒劳自己的,有的是爹妈打赏的,你自己还不是花5000多买了个钛合金自行车……一番激烈的唇枪舌剑后终于谈崩,一段行将谈婚论嫁的感情,就这样狗血地一拍两散。
  尽管分手分得干脆利落,但看得出小A一直耿耿于怀。吃饭时一边恨恨地切着盘里的东西,一边要我评评理:他说自己喜欢经济实惠的礼物,卫生纸倒是实惠,可那能叫礼物吗?
  我乐了:站在外人的角度,不能简单地评判你俩谁对谁错,毕竟人家想找个勤俭持家的媳妇也没什么不对。价值观不同、成长的环境不同是一方面,说到底,恐怕还是两人感情的火候不到。
  见她停下刀叉,期待我分析下去。于是我说,我给你讲个故事吧,真事儿。
  我周围的夫妻中,有一对特别恩爱的,两人都是普通的工薪族,结婚快十年了,还像恋爱那会如胶似漆。朋友们艳羡不已,纷纷向夫妻俩讨教相处之道,妻子便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几年前,一次结伴去逛商场,自己无意间相中了一块腕表,试了又试,爱不释手,可一看价签吓一跳,一万多,抵得上两人不吃不喝一个月的薪水了。这边厢刚恋恋不舍地抽回手来,却见丈夫已经痛快地掏出了信用卡:买了吧,你工作这些年还没有一块像样的表,我一直很愧疚呢。妻子连连摆手:太贵了,不值当的!丈夫却微笑着说:钱花了还可以再赚,只要你真心喜欢,它就值这个价!
  “你喜欢,它就值”——丈夫的一句话,让妻子念念不忘,感动至今。而那只精巧的金色腕表,此后的每一天里,都会静静地栖息在妻子的腕间,陪她到任何地方,似是表针的每一次跳动,都传递着丈夫满满的爱意。
  对面的小A听得唏嘘不已:这才是真爱啊!我突然有些惴惴不安,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帮了她,还是误了她。毕竟,如此一来便不可避免地触及到另一个老生常谈且俗不可耐的话题:看一个男人有多爱一个女人,就要看他肯为她花多少钱吗?
  我们向来不愿意用金钱来衡量爱情,认为这是对感情的亵渎,但对于世间的升斗小民柴米夫妻而言,这偏偏又是避不开、绕不过的现实问题。既然要食人间烟火,自然就要数着钱袋过日子,于是,在“谈钱伤感情,谈感情伤钱”的纠结中,多少夫妻情侣为此拌嘴、怄气、争吵不休,乃至劳燕分飞。
  记得有一次无意间闯入一个主题为“男人爱女人的表现就是肯为她多花钱吗”的辩论帖里,拜金女和小气男站成了水火不容的两大阵营,乱哄哄地吵作一团,正打算退出时,一个几乎被喧嚣湮没的回帖跃入眼帘,让我无端地感动,久久地回味:
  “如果,你有一块钱,给我八角,自己留二角,那么,我愿为你花五角,自己花三角……”
  ——这是一门多么浅显却又何其深奥的“爱情经济学”!
  就如同前文中那位丈夫,在经济并不宽裕的情况下,花万把块钱买一块表,假如把这项支出放到投资领域里来看,也许是个不讲求性价比和回报率的失败案例;但如果把它放到爱情生活中,考虑到带给妻子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其价值是无法估量的。而“你喜欢,它就值”,看似简单的六个字,却也隐含着一重微妙的语境——倘若这话是一个一掷千金的土豪对情人说的,或是一位丈夫咬牙对爱慕虚荣索求无度的妻子说的,都不会如此打动我们。能打动我们的,必是两个相互体谅和信赖的知心爱人,自然而然的真情流露。
  很多时候,与其让钱白白躺在银行里睡大觉,不如化作爱人脸上甜蜜的笑。不要总是纠结于“值还是不值”了,在适当的时候,为自己心爱的人实现愿望,并以此告诉对方,自己有多在乎TA——谁又能说这钱花得“不值”呢?都说快乐是金钱买不到的,在花钱能为你爱的人买到快乐的时候,为什么要吝啬呢?
  “你喜欢,它就值”,不是拜金族们铺张奢靡的借口,而是当你真正喜欢一样东西或者一个人的时候,说服自己成全一份美好心愿的理由。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