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寨镇王河村文明节俭办丧事
2014年04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4月24日讯(记者 梁越 通讯员 孙宗坤) 随着勤俭节约风气的广泛散播,丧葬节俭趋势也日益被村民接受。2014年以来,崔寨镇王河村的村民逐渐用胸前戴白花、播放哀乐的形式代替了传统的穿孝服、雇用吹鼓手类型的出殡方式。
  “以前办丧事都会在村里扎灵棚、摆花圈。”崔寨镇王河村党支部书记王维东说,“哪家老人去世,灵棚都会扎在巷头或巷尾,扎在谁家门口对方都反感。”村民经常为扎灵棚的事闹矛盾,甚至大打出手。此外,丧葬仪式需办三天,涉及20余个环节,要花销几千元。“既费心费力,又费时费钱。”
  为此,崔寨镇王河村村民商议推广“文明节俭”办丧事。今年元月份以来,村里两位老人逝世。村里原来6个小队各自的理事会被整合为1个,由3人组成。“纯粹的义工,不给烟酒,甚至连顿饭也不管。”王维东说。
  推广的新殡葬仪式没有灵棚、花圈、孝服、吹鼓手、果祭、菜祭,也没有纸牛、纸马和“一跪三拜九叩首”。家人统一身着黑色衣服、胸前佩戴白花,接送祭礼者由原来的30余人缩减为10余人,村里的公共音响播放哀乐代替吹鼓手。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