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吃苦,有恒心,没有办不成的事
——兖州区联合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红军
2014年04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李红军
     李红军,一个来自农村的“80后”。从一个身无分文,没有背景的穷小子,到年营业额几百万的外贸公司老板。他的创业路上有汗水也有泪水,更有能吃苦,敢打拼的毅力和勇气。他一直信奉“思路决定出路,态度决定一切,能吃苦,有恒心,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改变现状,自主创业
  李红军1981年出生在兖州大安镇坊里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看到如今的他,让人怎么也想不到他曾经是个漂泊在外、历尽艰辛的打工者。回想这些年来一次次的打工经历,他感觉自己就像只蚂蚁,辛辛苦苦,但却离渴望的成功越来越远。
  他一直认为自己不是庸才,也一直不甘心做个普通打工者。难道就这样打一辈子工?家庭有了,就应有自己的事业!“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是过去鼓励读书人发奋图强的一句俗语。创业也是如此,只有把勤劳当作一种资本,比别人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才能取得更大、更多的收获。
  决定创业后,他不断摸索,集思广益,跑市场做调研,寻找有潜力的项目。“万事开头难”,虽事先做好了挑战困难的心理准备,但创业路上的艰辛还是超乎他的想象。人际交往欠缺,社会关系有限,资金不足等,都让他心力交瘁。这期间他感受过成功的喜悦,也饱尝过失败的苦涩,但那份为理想和事业拼搏的信念却从来都没有动摇过。


重整旗鼓,创造佳绩
  创业之初的挫折,并未让他偃旗息鼓,反而更加激发了斗志。他一腔热血,坚定地走在创业路上。他说自己感谢失败,是失败让自己在创业路上不断成长。
  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实现自我价值,除有胆识外,还要能敏锐地觉察到创业的时机,并能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他在一次同学聚会上初次了解“对外贸易”这个行业,后来通过各种渠道深入了解该行业,经过市场调查,他最终决定了自己的创业方向——对外贸易。经过市场调研和反复思考,他于2010年,注册了兖州联合进出口有限公司,公司以标准件,玻璃制品、机电设备、通用汽车配件出口业务为主,如今业务已遍及美国、墨西哥、澳大利亚、南非、马来西亚、意大利等26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成立之初,必须要有优秀的外贸人才。于是他毅然决定高薪聘请优秀营销人员,组建外贸团队,大搞B2B营销,参加国际展会。面对质疑,他只是讲了一个刘邦和项羽的故事。他说:“《楚汉传奇》大家应该都看过吧。刘邦也不会打仗,但出谋划策他有萧何,带兵打仗有韩信,最终不是打败了气拔山河的项羽而夺得天下吗?”李红军表示,他虽不完全精通外贸工作,但有出色的团队,便不再担心。

不满现状,继续前进
  公司慢慢步入正轨,他开始意识到合理有效的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于是,他又重回课堂,学习工商管理,通过认真地学习并将所学知识与公司现状相结合,使公司的经营状况又向上迈了一个台阶。
  随着时间的推移,兖州联合进出口有限公司的诚信、实力和产品质量获得业界认可。公司建立了极其广泛的商品信息网络推广平台,合作伙伴遍26个国家和地区,已与欧美许多贸易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回首公司成立以来的种种情景,他感慨万千。“自己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也会很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创业机会”。他说,创业过程就像个蹒跚学步的孩子,一次次跌倒,又次次站起来,但在这种摔倒之后的“痛”中他却享受着创业的快乐。
  他告诉记者,他从一名打工仔到现在的企业老板,这个过程中,有时间的磨练、资金的短缺、人员的匮乏,仅仅靠吃苦耐劳是不够的,更需要朋友的帮助。“我喜欢交朋友,喜欢跟员工交谈,因为这是财富。同时,公司要发展,更要不断谋求新的机遇,不断创新发展,这样公司才能充满活力、不断发展。成功的定义有很多,但通往成功的道路却是崎岖不平的,对于很多正在努力创业的人们来说,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战胜困难必将是通往成功路上的必修课。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