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不再为食品质量揪心
2014年04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牟洪涛(芝罘区)

  读4月24日齐鲁晚报《今日烟台》报道,又看了让人心焦的食品问题:工业明胶加工毒猪头肉,农药生出毒豆芽。猪头肉里铬超标达60余倍,长期食用会致癌。我们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信心再一次受到重创。
  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历来深受人们关注。在生产力低下,食品供应不足的情况下,谁都不希望忍饥挨饿,人民关心的焦点是食品数量的增加,那时食品添加剂不多,深加工食品数量有限,好像关于食品的安全问题没有那么让人焦虑。而今,生产发展了,科技进步了,食品质量和安全问题却层出不穷,这不得不让消费者焦心。
  目前的情况是,人们一日三餐吃的东西总是让人提心吊胆,说不准什么时候就吃出点毛病来。现在的状况是老百姓怨声载道,街头巷尾议论最多的是“现在吃什么也不放心”,许多人患有食品安全恐惧症,这实在是事出必然。
  长期以来,食品产业链条危机四伏,食品安全问题比较突出。食品加工中,原料中的天然有害物、污染物等未完全消除,引起的食源性问题;滥用食品添加剂,甚至滥用工业添加剂引起的再生污染问题;“吊白块”、“瘦肉精”、“劣质奶粉”、“苏丹红”、等等问题,中国的食品安全是层出不穷。这又有了“毒猪头肉”、“毒豆芽”问题,真是防不胜防。
  食品的企业化生产在逐年增加,品种在迅速增多,食品中的添加成份也五花八门。食品安全标准不统一、不规范问题比较突出。有许多食品的生产根本就没有什么标准,有些食品的安全生产标准也明显陈旧落后,跟不上时代要求。还有一个多重标准的问题,像什么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这些不同的标准有时差异较大,往往也还是难让百姓放心。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尚有泛滥之势。忽视食品安全,对于国家、社会和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致命的。
  齐鲁晚报去年10月份曾经报道过“食品安全将设国家‘唯一标准’”。为了国人的健康,为了保障食品的真正安全,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推动构建质量安全、绿色生态、供给充足的食品工业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也看到许多的媒体介绍了一些鉴别有毒食品的方法,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大多数的问题食品,你让消费者自己识别是困难的,最主要的还是要靠负责食品安全的相关部门来进行有效地监管。这种监管必须是常态化、长期性的,不能想通过一次、两次的集中整治,而一劳永逸。我们期待着食品能够安全、吃喝能够放心,不再时时为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揪心。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