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挡了你的视线?
2014年05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驾驶视野盲区安全应对攻略
  □文/片 牛翔宇
 友情出镜:曹俊杰 陈颖
  同事崭新的沃尔沃V40前几天可谓命运多舛,先是神不知鬼不觉地把前保险杠下方擦了个大花脸,而后又在停车场会车的时候把后门破了相,心疼得不得了。虽说他的车前后都配备了雷达探头,但是无情的视野盲区却实实在在地把他“坑”了一把。因为视野盲区造成的交通事故不在少数,即便是久经沙场的老手一时疏忽也会中了盲区的招。对于这难对付的视野盲区,需要从哪些方面多加留意,又该如何规避因此造成的安全隐患呢?

  视线杀手一:车辆A柱
  提起车辆A柱对于视线的干扰,相信不少车主都有切身感受。受制于车身结构设计和碰撞安全性,目前市面上的车型A柱普遍比较粗壮,很多车型A柱宽大从而造成盲区加大,有些SUV车型还加入了角窗设计,多出来的短柱也造成了一定的视线干扰。后视镜在一些情况下也是视线干扰源。在日常行车过程中,拐弯时A柱最为干扰视线,如果碰到闯红灯的行人或者非机动车,极易发生事故。从图中可以看到,如果行人正好处于A柱盲区之内,如果驾驶员不前后倾斜身体充分观察,很难发现左前方有人。
  视线杀手二:后视镜盲区
  虽说各款车型对于后视镜外形大小和空气动力学的设计已经颇为完善,但是很多人并不会利用后视镜。不少人认为后视镜能看到后面的车即可,调整的角度也颇具个人特色。对于车内后视镜,有不少人甚至从来不看。殊不知角度如果调整不当,在行驶过程中很容易与后车发生刮擦事故,高速公路上尤其危险。如图中所示,后视镜盲区中的行人很难发现,不留心的话甚至根本看不到。而车内后视镜更不必说,调整不当或者有车内物品遮挡时完全无法看到后面的行人车辆。


  视线杀手三:车辆C柱
  对于倒车时习惯反身向后观察的车主来说,车辆的C柱可谓倒车过程中最大的难点。同样受制于车辆的自身结构和安全设计,C柱往往是最为宽大的,对视线的遮挡角度在所有盲区中也是最大。虽然倒车雷达在这时候可以帮上不少忙,但是对于后轮附近的探测能力仍然有限,不小心碰到柱子甚至站立的行人都是有可能的。
  视线杀手四:车头盲区
  通常情况下,拥有多年驾驶经验的老手对于车头距离的把控能力普遍较强,熟悉车辆后往往很快就能摸透,但是对于新手来说就是一种挑战了。出于降低油耗的需要,目前市面上的车型很难找老车那样“鼓起”的前机盖,因此增加了新手对于车前方盲区的把控难度。如图所示,如果视线不好,蹲在车前方的行人很难发现。


  视线杀手五:车尾盲区
  很多人喜欢三厢车,认为有“屁股”要安全,然而在倒车问题上,这个“屁股”有可能会增加风险。相比而言,两厢车由于尾部相对垂直的设计,后风挡倾斜角度小,更容易观察车尾与障碍物的距离,三厢车后部倾斜角度大,把控起来难度要大些,而借助倒车雷达,这一问题似乎化解了不少。相对而言,车尾盲区的安全隐患要更容易把控一些,但过于低矮的障碍物仍要多加小心。
  视线杀手六:复杂环境
  大车前方,水泥桥墩或墙后面,花坛旁,坡顶等等路上常见的情况,都是视野盲区的隐秘地带,如果这些地方突然冲出行人或者机动车,后果不堪设想。一方面,这些安全隐患是道路规划的问题,应呼吁有关部门尽快整改;另一方面,驾驶者和行人自身的安全意识是规避隐患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慢一些,小心一些,事故就可以避免。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