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电动三轮夜盗农机具
看警匪片学反侦查的窃贼到底还是栽了
2014年05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村民老刘取回被盗的车斗。   尹涛 摄
   本报记者 梁越 通讯员 石晓峰             
  麦收时节即将到来,济阳县曲堤镇和济阳街道办事处拖拉机车斗、收割机、镇压器等麦收必备农机具却连连被盗,涉及近10个村20余个农户。济阳县公安局历时20余天,查看600G监控视频,利用高清监控探头“天网”跟踪,最终将犯罪嫌疑人抓获。
头戴棒球帽白天踩点
  21日5时50分,济阳街道办事处高楼村张某报警,称自己放在家门口的拖拉机车斗被盗。接警后,专案组民警立即赶赴现场,通过作案手法比对,与另外几起盗窃案件可同一认定。“被盗农用器具都是放在农户院外,被盗时间都发生在凌晨两三点。”济阳县公安局刑警一中队副中队长尹涛说。 
  随后,民警以此案为突破口,对案发现场周围录像进行查看。“有一名头戴棒球帽、骑电动三轮的男子有重大作案嫌疑。”尹涛说,该男子经常在曲堤镇、济阳街道办事处附近村庄活动,正是盗窃案频发的地点。
  为进一步锁定犯罪嫌疑人,民警又将十余起盗窃农机车斗案件所有案发现场监控录像调取出来,发现该男子案发前一天都会到案发现场踩点,次日凌晨两三点再开始行动,将拖拉机后斗挂在三轮车后,割草机、镇压器等小农机直接搬上车。
  经确定,该男子为济阳街道办事处马家村村民高某,作案地点集中在曲堤镇刘偕村、牛王村、小吕家村、西魏村和济阳街道高楼村、罗家村、吴家村和曹家村。“这些地方都离高某家不远,电动三轮车电量能够到达。”尹涛说。
销赃数钱时落入法网
  “为让群众平安麦收,公安局抽调有关警种民警成立了打击盗窃农机具专案组。”刑警一中队中队长王新生向记者介绍,专案组民警分片包干,通过电脑屏幕24小时盯着案发周边村庄的所有监控实时画面,一旦发现,立即采取布控措施,力争人赃俱获,减少农户的损失。
  就这样,一张无形的监控“天网”悄无声息地张开。一天凌晨1点,高某又来到提前踩点处,将农户拖拉机车斗挂在电动三轮车上,民警立即对其进行监控接力跟踪。同时,指挥外围抓捕组乘便车秘密跟踪,寻找抓捕时机。 
  “高某最后来到济阳街道榆梁家一收废品处进行销赃。”尹涛说,早已准备好的民警将该收废品处包围,在高某卖掉盗窃来的拖拉机车斗数钱之际,民警现身将其抓获,盗窃物品也一并查获。
反侦查伎俩自作聪明
  到案后,民警对高某进行突审。“高某相当狡猾,坚持‘哪里抓住供述哪里‘的原则。”尹涛说,对其余十多起案件,高某一概不承认,即使有监控录像也不承认。在谈话中,高某称自己看过很多警匪片,学过很多反侦查手段。
  “高某每次作案经过监控时都把车灯打开,总认为光线一强,摄像头拍摄就很模糊。”尹涛说,高某以为只要自己拒不承认,原本模糊的录像也不能拿他怎么样。让他没想到的是,村庄安装的是高清摄像头,在夜晚光线强烈时,可自动打开夜视模式,拍摄得更清晰。
  同时,民警还根据监控录像分析高某身高和走路、骑车姿势。“他身高1.75米,骑车时身子往前倾。”尹涛说,警方调取的监控视频有600G之多,在大量证据下,高某终于交待了自2月份以来,在曲堤镇、济阳街道办事处犯下的所有盗窃农机用具案件。目前,高某已被刑事拘留,案件追赃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警方提醒 
农机具放院外易成盗窃目标
  据高某介绍,从2月份开始,农户家中的农机用品开始投入使用,陆续从院子中挪到院外,“放在院外使用起来才方便,像拖拉机车斗,直接挂上就可以使用。”而且,农户都认为车斗这样笨重的器具没人会偷。 
  “正是因为这种思想,高某在夜间盗窃车斗时发出咔咔的声音引起狗叫声,农户们也不会在意。”尹涛说,加之高某每次作案都选择凌晨两三点,农户警觉性最弱时成功率最高。
  至于高某作案后如何销赃,尹涛称,高某凌晨两三点作案后,5点钟就前往小杜家、榆梁家、罗家等固定销赃处进行出售,“论斤两卖,每斤铁1块多,一个车斗能卖1000多元。”如果当时这些店没开门,高某会先将盗窃物品带回家,第二天再来卖。
  曲堤镇刘偕村村民老刘家中的车斗便是这样被高某偷走的,平时老刘做事很仔细,前几天大棚农活较忙,便把车斗从老宅子中取出,为图第二天使用方便,把车斗搁置在门外,结果被偷走了。所幸民警及时破案,将车斗予以追回。
  在此,尹涛提醒广大农户,车斗、割草机、镇压器等农具要加强看管,使用完不能直接搁置在院外,夜晚听到门外有动静应及时进行查看,提高警觉性。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