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山东最大城雕企业
苏京文:把济阳雕塑产业做大做强
2014年05月30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苏京文和他的雕塑“和谐”。 苏胜男 摄
创业道路上,他一再尝试一再改行直到转入雕塑行业;不断创新中,他把济阳雕塑产业做大做强,与当地镇政府携手打造山东最大城雕企业。苏京文,他不仅用自己的名字来命名自己的事业,更是一位用心雕刻事业的人。
实习生 崔光红
本报记者 梁越
肩扛爱心,教师“下海”
今年53岁的苏京文,身材高瘦,面容谦和有神采,他笑着说自己曾是名教师。“我1985年参加工作,中学当英语老师。”虽然工资微薄但是他热爱这份职业。
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苏京文发现“很多学生由于家庭困难买不起演算本,就把课本当成演算本,弄得书不像书,本不像本”,就想要是能发明一种能够重复书写的演算本就好了。从此,这个念头一直萦绕在他脑海中,他一有空就开始琢磨,并动手做起了实验。
“先用普通的塑料纸实验,发现油性太大,根本写不上去。”一次烧火做饭的时候,他随手捡了块塑料布实验,结果字迹十分清晰,擦掉后还能重写。他惊喜地发现,这次用的是旧塑料布,比上次的塑料纸油性小,他想,“如果能把油性去掉不就可以了吗?”
这个发现让他看到了成功的希望,他查遍了所有的资料,最后自己动手研制出一台处理设备,制作出了能够反复书写的“万用本”。并免费发放给班上的学生使用。“看到同学高兴得像得了宝贝一样,我也特高兴。”
这一年是1993年,正值全民经商的热潮在全国各地蔓延,于是他有了更大胆的想法,把万用本推向市场,让更多家庭贫困的孩子能够从中受益。经过多方努力,这种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的“万用本”在中小学中得到广泛推广,开始批量生产。“多的时候,一天能接到一万多个订单”。他回忆道,“一批下来挣了1万多,是当时教师工资的十倍。”他就办了停薪留职手续开始“下海”。
一身勇气,艰苦创业
“万用本”推广之后,苏京文的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因为生产条件的限制,万用本的市场推广难度也越来越大。“想到学生用钢笔写完字后没法修改,只能划掉重写,就想发明一种消字灵”,他就和青岛某化工大学的博士研发起消字灵项目,并迅速在济阳得到推广,市场反响良好。
等看到农村蔬菜大棚项目起步,农户却买不到便宜的草帘子,他转而研究起了草帘机。他只身赶到河北的机械厂边参观边记录,用20天时间掌握了全部核心技术,实验成功了自己的草帘机,最终让家乡父老用上了价格低、质量好的草帘。
经过了“山穷水复”,在看似“柳暗花明”的时刻,他却又一次选择从头开始——转做雕塑,并坚持把雕塑之路走远走宽。
苏京文一直对工艺美术有着特殊的感情,当教师的时候“还带过美术课”。一次偶然的机会,苏京文认识了一位做雕塑的民间艺人,从他那里了解到雕塑行业是个冷门。进入雕塑行业,为了慎重起见,他选择从代理做起。因经营方法灵活,很快垄断了济阳周边的雕塑市场,而他也不再满足于扮演“中间人”的角色。为了让事业有更大的发展,他聘请了临朐十余名技术工人,在自家一亩多的小院里,和弟弟、妻子一起办起了自己的工厂。
不断探索,雕塑成名
起初为了降低成本、降低销售价格,苏京文主持开发了水泥仿真空心雕塑。投入市场后供不应求,“这在当时独此一家,非常受欢迎”。从校园雕塑到园林雕塑,从仿真雕塑到仿古雕塑,他们的市场占有率迅速提高。苏京文一时间成了济阳家喻户晓的人物,用他的话说就是“没想到一不小心,成了名人”。
在雕塑销售还主要依靠人力推广的时候,苏景文已经开始尝试网上销售。这次尝试让“全国各地的客户都知道了我们的雕塑”,也为进一步打开全国市场做好了铺垫。
他主动与高校寻求合作,为中央美院、清华美院、山东艺术学院、山东工艺美院建立教学实习基地,实现人才与市场的对接,研究制作富有时代气息的灯光雕塑、动感雕塑。
创作出的雕塑作品中,《莲花》、《黄河明珠》、《捶背》分获国家一等奖和二等奖,此外多次荣获“山东省城市雕塑质量奖”,还有2000余座雕塑陈列在50多个国内外城市中,并正在与当地镇政府携手打造山东最大城雕企业。
济南泉城广场的荷花、菏泽的不锈钢牡丹、大庆的城雕暖风、东南亚定做的熊猫……苏京文一一介绍着展厅中的作品,他说让他自豪的不是成为济南最大的城雕企业,而是走在各个城市,甚至不同国家,能不经意间看到自己的雕塑,在装点人们的生活,成了各地的风景。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