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国际班受追捧,报名人数逐年上涨
聚焦越来越明显的“低龄留学”
2014年05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实验室
  九中国际班学生在上课。
  华雨辰
  宋梦田
  郑梦泽
  徐小然(左一)
  王睿哲(右一)
   本报记者 李珍梅
  中考、高考的脚步越来越近。对于这场人生中最重要的考试,有的学生全力以赴备考,有的选择“放弃”,把目标转向洋高考,有的甚至已经手握多所国外大学的预录取通知书……随着选择的多样化,如今岛城初中、高中的国际化教育已经成为家长和学生们热捧的对象。公办学校的国际班越办越多,招生人数、录取比率也不断攀升。

5份国外大学通知书握在手
  相比于多数正在奋战高考的学生来说,已经收到5所加大拿大学预录取通知书,并且已经决定选择多伦多大学(St George主校)生物科学专业的咸子正要轻松得多。今年17岁的咸子正是青岛九中2011级中加班的学生。3年前,从青岛26中毕业后,摆在咸子正面前的有两条路:读普高,然后考国内大学;上国际高中,为出国做准备。“当时我自己是比较倾向选择后者。”咸子正的两个表哥都在美国,而他自己小学时去过欧洲,初中去过英国,身边的环境和自身的经历,坚定了他的出国梦想。再加上家庭经济条件允许,咸子正的父母也很支持儿子的选择。
  中加班是青岛九中在2011年与加拿大方合作设立的,是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官方备案认可的BC省海外高中项目,入读的学生同时具有国内高中和加拿大高中学籍。加方课程采用全外教全英文授课,使用的课本为加拿大高中课本,使学生们不出国门就可以享受海外高中的教育。选择上中加班的学生毕业后的出路基本上都是出国留学。 
  咸子正是九中中加班的第一届学生。经过3年的努力,他拿到了西安大略大学、多伦多大学、麦克马斯特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阿尔伯塔大学的预录取通知书。这几所学校都是加拿大的著名高等学府,其中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医学博士类为加拿大排名第二。
  和咸子正同班的杨越,也获得了美国波士顿大学、华盛顿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皇后大学等5所国外大学预录取通知书,最终他也选择了多伦多大学(St George主校)的社会科学专业。
公办国际班受热捧报名人数上涨
  青岛九中的中加班,是青岛市教育局局属公办高中最早开设的国际部课程合作班。校长张玉慧说,国际班的开设正是发现了社会发展的需求,通过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内涵,进而满足了学生家长的愿望。记者采访了解到,首批中加班毕业生取得的成绩喜人。截止到5月6日,青岛九中2011级中加班26名学生共收到预录取通知书60余份。其中不乏诸如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精算,皇后大学的政治学,维多利亚大学的经济学,麦克马斯特大学的机械工程、社会科学,阿尔伯特大学的生物营养、金融分析,约克大学的数学精算和美国的波士顿大学的政治学等名牌大学的知名专业。
  继青岛九中中加班之后,青岛市教育局局属高中的国际特色班“遍地开花”,2013年青岛九中又开设了中美班,青岛19中也开设了中美班,青岛6中开设了中意班,2014年,青岛16中开设了中澳班,这些国际班的学生大都同时具有国内和国外双学籍。
  考虑到学校校风、名誉度等因素,公办学校开设的国际班更受家长热捧,报名人数也逐年上涨。今年九中招收一个日语班,两个中加班,一个中美班。从5月10日刚刚结束的英语口语加试报考人数中就可以窥得一斑,今年已经超过的160人,而这一数字在2012年和2013年为110人、140人。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青岛十九中。十九中招收一个中美班,填报志愿前学校会组织报名的考生参加口试、面试。据了解,该校去年招收一个班,报名人数为36人,实际招收15人。今年65人报名参加面试口试。据学校负责人介绍,不仅人数比去年多了,生源质量也比去年有所提高。
每年600多高中生出国留学
  “出国的渠道多了,选择的人也多了,出国留学的人数每年都在上涨。”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青岛出国留学的学生呈井喷式增长态势,仅市区局属高中每年出国留学的人数就达到六七百人,并且出国留学低龄化现象越来越明显,从以往的出国读研究生为主,变成很大比例的中学生出国读本科,甚至高中。 
  青岛二中是岛城高中里,每年出国人数较多的学校。10日,记者从学校了解到,今年600多名高三毕业生中,已经有113名学生申请出国。“这还只是高三的人数,高一高二也有出国的。”教务处副主任严贤付预计,今年学校出国的人数将达150人。
  近年来,中考市区普通高中的招生计划在7000人到7500人左右,按照这个比例计算,考取高中后近一成的学生选择了出国。同样,从市招办的粗略估计来看,每年高考时有近一成的考生放弃高考,这部分学生主要就是因为选择出国留学。 
国际高中价格不菲,有的私立高中一年15万
  业内人士透露,公办高中开设国际班,最主要原因是需求大。除了在市区学校开设,国际班的触角也逐渐伸向郊区学校。即墨一中也于2013年开设了中美国际班。公办国际班的学费价格一般在3-6万之间。
  事实上,较早开设国际班的是民办高中,目前,青岛的民办高中几乎都开设了国际班。
  青岛启明星学校早在六七年前就开设了中澳班,毕业生主要去向是澳洲留学。2012年,位于城阳的青岛墨尔文中学也正式招生,这是一所纳入到市教育局统招范围的民办高中,外教授课、小班化教学、高学费、英式教育都决定了这所学校高中毕业生的去向。这所“贵族”国际高中,收费价格不菲,一年学费13万元,住宿费1.8万元。
  另外,青岛格兰德中学、青岛白珊学校、青岛海山学校等私立学校都开设了国际班。
  随着留学需求的增大,做留学、培训的中介也越来越多。这些留学机构的增多也刺激了学生的出国意愿。
为何选择出国?
家长说法一:上不了好高中选择出国
  “考上自己理想的好高中有点困难,一般的高中又不想去。”39中一名初三学生家长吴女士今年准备给孩子报名9中的中加班。在吴女士看来,青岛的中考竞争激烈。而上了高中后,还要面临巨大的高考压力。在经济条件允许下,吴女士也想为孩子多提供一条出路。
  吴女士说,她身边很多朋友的孩子已经出国,有的出去读初中,有的还在小学就随父母移民出去了。“我孩子应该是早晚要出国的。”吴女士说,选择在国内高中上3年国际班,可能会更好的适应国外大学课程。“一个是孩子年龄大了,再者在国内有3年预热,语言、课程方面更熟悉。”
家长说法二:对“中国式教育”信心不足
  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选择国际班就读的多为家庭环境较好的独生子女。他们的父母,不少也是接受过高等教育,且对国外接触了解较多。为此,在中西方教育差异和对比之下,他们更希望让孩子有机会享受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更好的生活质量。
  在青岛一家公司担任副董事长的戴先生很早就为自己的女儿做出国留学的计划。今年读初三的女儿,也报名了国际班。“3年后就是要出国的。”戴先生因为工作的原因,经常飞往国外,对国外教育的先进之处也作了一些了解。戴先生说,他看到中国的孩子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不堪重负,因此,想选择国际班让孩子早点摆脱这种压力。“但是并不是说到国外学习就没有压力。我觉得这两种压力是不一样的。”戴先生认为,现在的高考就是以分数论上下,大学的教育质量也令人担忧。“那么多大学生出来找不到工作。”戴先生说,国内的高考是严进宽出,而国外是宽进严出。这些都是他选择送孩子出国接受教育的重要原因。
家长说法三:多条路多个选择
  “在我看来出国不是高考‘退路’,而是另外一条出路。”青岛大学附属中学一名初三学生家长李先生说,他的女儿挺优秀,从小就喜欢英语,而且以她现在的成绩考上优质高中没问题。“但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还是希望孩子能接受中西方不同的教育。”李先生说,随着现在中西方交流越来越多,让孩子多了解不同文化是有益处的。当然,出国留学也不是他们做家长的一厢情愿,女儿自己的出国意愿也十分强烈。
家长说法四:国际班学生不是高考“逃兵”
  采访中,很多学生称选择出国留学,并非像多数人认为的那样会比参加国内高考轻松。
  “我们要学加方的课程,还要学中方的课程。国外课程全英文教授,对外语要求很高。”九中中加班学生咸子正说,除了上课,他们平时还要自己策划、组织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在他看来,他们的学习压力一点不比普通班的学生小。只不过他们的压力分解在平时。“我们每一个学期的学习成绩以及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情况都得传到加拿大去。即便我现在有5个学校的预录取通知书,但也不能松懈。最后一个学期的成绩也要考查的。”咸子正说。
  “要申请到国外好学校同考国内好大学一样,都需要努力。国际班的学生甚至比普通学生付出得更多。”青岛格兰德中学入学办公室主任王瑜说,2008年学校开设的中美班为岛城高中里最早的国际班。“当时进来的学生中考分数可能并不是那么高,但是经过3年的努力,他们最终也取得了好成绩。”王老师说,2011年学校迎来中美班首批毕业生,当时这20多名学生都申请到了美国前百强学校。“当时一生一名导师,晚上都陪着上自习。师生都付出了很多。”王老师说,或许也正是因为小班化教学,每个学生都能受到关注。

留学感言
  华雨辰(青岛ACT中心2012届毕业生,美国公立排名第2位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在读)

  回顾留美两年的求学路,自觉与他人的差距还很大,在努力,也时常彷徨,还在攻读心理学的漫漫长路上踌躇前行,没有到身心俱疲的地步,但确实不太轻松。
  其实我觉得出国留学,学成毕业自然是必须,更重要的还是开阔眼界,多走多看,不要让担忧束缚住自己的手脚,想做什么就去做,一切趁年轻。一切都还早,不必彷徨,世界在召唤,我们只管前行就好。
  宋梦田(青岛ACT中心2011届毕业生,普渡大学西拉法叶校区在读)

  21年来我一直坚持着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自始至终没有改变的原则就是“人就是要不后悔”,就是这个信念支撑着我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常人眼中的“不可能”“开玩笑”。刚来美国,背井离乡的孤独感催生我加入学生社团的想法。大学三年期间通过努力,我从一个学生社团的志愿者转变为代表学生,发出声音争取利益的主席,这种成就感无法言之。
  最后我的座右铭送给大家:梦想要不停地追逐别认输,熬过黑夜定有日出要记住。
  郑梦泽(青岛ACT中心2010届毕业生,哥伦比亚大学心理专业在读)

  如果你想让你的美国大学生活过得充实,除了把大学的课程学好,课外活动也对你日后找工作或者申请研究生很重要。换句话说,美国大学,看重的是各个方面的发展,而不只是你的成绩单。而且,你不必担心选专业的问题,我本科在俄亥俄州立大学完成,目前在哥伦比亚大学继续攻读自己感兴趣的心理学,专业是在修读心理学课程之后,依据个人兴趣进行选择的。最后,请大家放心,无论是在青岛GAC-ACT中心,还是在美国大学学习,你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的老师,同学都会给你帮助。
  徐小然(青岛格兰德中学2013届中美班毕业生,现就读于美国阿拉巴马大学国际贸易专业)

  青春的每一天都不能虚度,这样在之后的年华里才能够不断收获。2011年中考结束后,我选择了格兰德,自此踏上了向美国大学前进的路途。三年时间里,忙碌又充实,我既是一名备考生,也是学生会的一员,直到成为学生会会长,公益活动、社团活动,不断学习中,不断实践中,我也在不断变强。现在,我已经实现了自己的第一个目标,在大洋彼岸,依然忙碌又充实。对于家乡的思念、对于未来的期待、对于现在课业的各种压力,都在成为我不断成长的动力。出国留学从来都不是捷径,我们每一个人都为之付出了、付出着很多。希望你们也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不辜负青春、不辜负家人,更不辜负自己。
  王睿哲(青岛格兰德中学2012届中美班毕业生,现就读于内布拉斯加大学)

  2012年,我从格兰德毕业,来到了美国中部的内布拉斯加州,开始还是有一些不适应的,虽然语言并不陌生,文化在高中课程中也已经有所了解,但是当真的来到异国他乡,远离了之前总是被自己抱怨的父母,还是有一些孤单。在基本适应了美国的生活之后,我投入到了丰富的校园社团生活当中,在高中时的实践锻炼让我有很多的想法,也很善于和其他成员们合作。之后在校园里组织中国文化年活动时,我受到了林肯市市长的接见。那一刻,我是自豪的,作为一个中国留学生,作为我父母的儿子。我想,每一个留学生都要记住自己是一个中国人,并且时刻为这一点而努力,而自豪。
  张际敏(青岛格兰德中学2011届毕业生,现就读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供应链管理专业)

  “格兰德与其他高中最不同也是最有特色的就是课程上的安排,很多美国高中的课程在大学里也会被作为基础课,在高中如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像美国历史、个人理财等等,会在以后大学里的学习比较轻松;另外美国文化课使我们在出国前了解到美国的文化,到了美国后会更快适应美国生活,最大程度上缩小文化差异,更快融入这个社会。”
留学建议
留学准备要做足 低龄留学生要学会自我调适
  近几年来,出国低龄化现象越来越明显。青岛ACT中心项目关系部主任宋文蓓认为,低龄出国未必是坏事,但一定要提前考量好,做足功课。宋文蓓说:“首先家庭经济条件是首要保证。其次,孩子本身要有较强的自控力、自学能力及自理能力。”宋文蓓说,十七八岁的年纪最富有活力,同时对外面的世界也充满好奇心。而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上的各种诱惑,学生需要有明确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另外,国外很多学校都奉行宽进严出的原则,学习任务量相对较大,学生要会管理自己的时间,靠自己完成学业。没有耐心、毅力,很难达到毕业要求。
  “要有较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学会自我调试。”宋文蓓说,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在家时一家人都围着他转。一旦到一个新地方,更何况是越洋跨海,他们会倍感孤独、寂寞。所以在出国前要做好心理调适,避免出现因压力过大而选择放弃。
  近年来,越来越多“少年留学生”走出国门,频发的安全事故则敲响了这些孩子海外求学路安全警钟。“在外要学会保护自己。学会交朋友,交可信的朋友。”宋文蓓说。
  “我觉得孩子要带着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出去,不能被留学。”青岛二中高三一班班主任老师赵泽建说,如果家长带着太强的功利性让孩子出国,则没有多大的意义。这几年,赵老师带的班级每年都有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出国,有的甚至高一、高二就出去了。赵老师今年带的高三班,人数则从高一时的53人减到了41人。“41人报名参加高考,十几个出国的。”赵老师说,目前班里已经准备出国的学生在学校都是优秀的孩子,申请的国外大学也都不错。比如张彤羽同学获得了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录取通知。班长郝浴沧申请了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大学等名校,最终被布里斯托大学录取。“这些孩子都是有较强独立自主能力的,而且品格也很好。我相信他们出去了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赵老师说,每年学生打算出去,家长也会来过来征询老师的建议。“有些家长听了我的分析后,最终选择暂时不出国。这就说明,孩子出国的条件还是不成熟的。”赵老师说。
不同的留学方式及比较
  1、凭雅思(英联邦国家)、托福(美国)成绩到国外大学先读一年预科。
  优点:成绩合格后再进入大学正式学习,这种模式一般是通过中介公司来申请。
  缺点:选择国外高校的范围小,不能申请一流名校(名校无预科)。中介公司信誉度参差不齐。一些档次低的国外大学招生困难,才和中介合作。受利益驱使,可能存在服务陷阱,家长学生需慎重选择。
  2、国内院校与国外大学联合办学,通常为“2+2”“3+1”模式。
  优点:节省资金。
  缺点:联合办学的国外大学排名一般,不是什么世界名校,甚至有可能是野鸡大学,这样的留学项目水很深,会出现读的时候教育部认可,回国认证的时候教育部却取消认可。
  3、直接到国外就读A-LEVEL课程(英联邦国家)或者SAT课程(美国)。
  优点:可以申请到一流名校。 
  缺点:花费巨大,在英国读A-LEVEL课程2年需要花费50万元人民币,到美国读SAT课程则看你申请的是几年级,美国高中是10年级至12年级,3年下来的花费在100万元人民币,不管是出国读A-LEVEL课程还是SAT课程,只有相当有财力的家庭才能做到,并且要求孩子英语很优秀,不然很容易花了钱,毕不了业。
  4、高中在读生利用周末及寒暑假修读A-LEVEL课程或者SAT、ACT课程,学生凭借自己的SAT、ACT、A-LEVEL成绩申请对应的学校,针对性极强且申请学校的范围广,节省时间和费用。
  优点:在不影响国内高考的前提下,为申请到世界一流名校做好准备。
  缺点:学生较为辛苦,需要提前给孩子布局留学方向。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