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会员解决难题 帮扶弱者回馈社会
2014年05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去年4月9日,日照市莒南商贸促进会正式成立。(资料图)
   商促会打造企业温馨之家
日照成10万莒南人“第二故乡”
  本报记者 李玉涛       

  因地缘优势,在日照工作的莒南人可谓是遍布各行各业,为日照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去年4月9日,日照市莒南商贸促进会正式成立了,在日照创业投资的500余位莒南企业家抱团发展,形成合力。
  “成立商促会以后,就是要整合资源、信息共享、抱团发展,起到纽带、桥梁的作用。”日照市莒南商贸促进会会长徐广松接受本报专访时说道。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环境的不断改善,近年来,日照非公有制经济始终保持了快速、迅猛的发展势头,日照已经成为八方客商投资的热土和兴业的宝地。莒南与日照相距仅100公里,交通便利,文化经济交流密切,众多莒南人纷纷到日照投资、创业。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日照市区及各区县的莒南人不少于10万人。他们分布在各行各业,为日照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们掌握的资料是,目前莒南人在日照的个体工商户就有2000多家,还有很多我们没统计的,这个数字估计还会更大。”徐广松说,日照和莒南的很多生活习惯是一致的,许多风俗习惯也是相通的,大量的莒南人来到日照工作,就相当于在自己的第二故乡。
  据了解,1955年,徐广松出生于临沂市莒南县坊前镇。1993年,因工作调动,他来到日照,在日照市机械化工局工作。1997年,不安分的他开始下海经商。商海浮沉十余载,他对日照有着特殊的感情,对异地创业的艰辛有着切身的体会,对抱团发展的需要有着深刻的认知。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远的社会,是一个共赢甚至多赢的社会,凭借一己之力,单打独斗的时代早已远去。2013年4月9日,经过5个多月的精心筹备,日照市莒南商贸促进会正式成立了,在日照投资创业的莒南企业家们有了统一的组织,有了温馨之家。徐广松被推选为首任会长。
  商促会成立之初,将自己的只能定义为:营造会员间交流、公平竞争、合作共赢的发展平台;开辟政府与会员间沟通渠道;建造会员间合作共赢的桥梁;促进地域间相互交流与合作,为日照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更大贡献。
  徐广松在成立大会上做表态发言时曾说道,商促会将服务地域经济、服务会员作为立足点,进一步加强管理,尤其是加强商会的团队管理,诚信守法经营,大力打造品牌,走品牌化发展道路。
  经过近一年多的发展,目前商促会共有会员企业500余家,涉及房地产、金融、建材、旅游、等多个行业,安置各类人员就业达5万多人。越来越多的莒南在日照的工商企业界人士加入到商会大家庭。

  日照市莒南商贸促进会刚满“一周岁”。成立时间虽短,但商会做了大量工作,一年来,多次组织会员企业培训、参观,帮助会员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并履行社会责任,回报桑梓报答社会。
  今年4月底,商促会牵手浦发银行,举行了银企联谊会,增加了双方的互信互利。此前,商促会还和工商银行、平安银行等多家银行金融机构合作,为会员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商促会就是要为会员排忧解难,提供乡情联谊、经济信息、法律政策咨询等等,帮助会员企业维护合法权益,为会员企业解决后顾之忧。”徐广松说。
  据介绍,商促会成立以后还多次组织慈善捐助活动,帮扶弱者,并不忘饮水思源,积极回报家乡。
  “去年商会在莒南一个乡镇捐了30多万元,建了一所幼儿园。”徐广松说,此外,商会还发起了向家乡一名患骨髓癌的女孩捐款活动,众多商会成员来到女孩家中献上一份爱心。
  展望未来,徐广松说:“我们的商会虽然年轻,但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共谋发展,将来我们会长成一棵经风雨的参天大树。”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