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市人民医院在全国地市级医院率先实行520种药品零差率
年让利达上百万,80%病人享实惠
本报记者于鹏飞通讯员常永亮杨雯鑫
2014年05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原来90多元的拜糖平,取消15%的加成以后,只卖70多元;原先一盒卖9元的利君沙颗粒降价为7元,这些基本药物降价,让老百姓真真正正得到了实惠,再加上医保报销,自己掏的钱就更少了!”市民刘嘉在市人民医院就诊时对记者说。记者采访获悉,自2012年以来,莱芜市人民医院率先实行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而且政府不给予一分钱的补贴,这在全国地市级医院中是第一家。为进一步让利于民、切实解决群众看病贵的难题,自今年5月中旬起,该院零差价销售药品种类由最初的151种,在全国地市级医院中率先增加到现在的520种,年让利达上百万元。
  医务工作者正在对520种基本药物进行筛选。 记者 于鹏飞 摄
  基本药物从151种
到307种再扩大到520种

  2012年4月1日,莱芜市首批151种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在莱芜市人民医院启动。据了解,当时地级市医院实行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莱芜在全国尚属首家。紧接着,从当年7月31日起,该院又遴选出156种国家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这样医院的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品种达到了307种。
  经过一年来的成功运行,市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为进一步减轻群众看病负担,让利于民,自今年5月份后,莱芜市人民医院再次筛选了213种国家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这样市人民医院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品种达到了520种。
  莱芜市人民医院药剂科主任董传海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医院在全市率先将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种类提高至520种,这个工作目前正在逐步进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实际上就是进价多少卖价多少,医院不赚取任何利润,是一本明明白白的账。“
病人花费确实少了,
80%的病人共享实惠

  记者在医院采访时看到,市民黄先生的孩子扁桃体发炎比较严重,前来市人民医院就诊,原本花费15元的药品仅支付了11元,“现在药确实便宜了不少,医生给孩子开了银黄颗粒、头孢颗粒以及消炎止咳片,药费才11元,而我以前买相同的药需要15元,这真是得益于医院实行基本药品‘零差率’销售,这实惠是真真正正看得见、摸得着的。”黄先生深有感触地说。
  值得注意的是,像市民刘嘉和黄先生切实享受到用药实惠的例子仅是该院实行520种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的一个真实的缩影。记者了解到,该院自实行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以来,从根本上降低了病人看病成本,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群众“看病贵”问题,据统计,今年以来,该院住院病人满意度由97.46%提高到99.84%,累计销售零差率基本药物800余万元,让利100多万元,近80%的住院病人享受到了零差率带来的实惠。
实现无缝监管,
让惠民落到实处

  记者注意到,莱芜市人民医院不仅在惠民措施内容上完善到位,而且为保证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政策的落实,该院还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制度,保证这项惠民措施落到实处。
  “我们医院紧紧围绕‘服务群众、让利于民’的宗旨,在药品采购、使用、监管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保了这项惠民工程落到实处。”董传海如是说。
  涉及到药品采购环节,董传海详细介绍道:“在药品采购上,凡是国家规定的基本药物,全部采用基本药物,停止采购与销售非基本药物;凡是国家规定的基本药物,与医院在用的药品产地、规格、价格等不相符合的,一律换购国家规定的基本药物;凡是国家规定的基本药物,但品种超出‘一品两规’的,按其生产企业信誉、知名度、价格、质量等因素综合考虑,采购质量高、信誉好的企业的产品;凡是国家规定的基本药物,只有1个品规,而非国家基本药物价格又低于该基本药物的,可保留1个非国家基本药物品种。此项措施可减少近50多个非国家基本药物品种。“另外,在使用方面,该院还给各临床科室制定国家基本药物使用比例,督促优先选用基本药物。
  “监管是重中之重,医院药剂科指定专人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处方点评,甚至采取停止使用与基本药物作用相同的非基本药物品种等一些强制措施,提高国家基本药物的使用率,并且加强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确保国家基本药物的合理、安全、有效使用。”莱芜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张志强向记者介绍说,让基本药物真正实现人人买得起、用得上,是医院的初衷,另外,医院从采购药物到销售到患者手中不加价,不享受财政一分钱补贴,“我们希望通过制定一系列措施,让这项惠民政策落实到位,真正让就医群众享受到实惠,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市民现可到24个监测点测体质
  市民正在进行检测
  本报5月29日讯(记者 陈静) 2014年莱芜市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现已全面开展。通过开展国民体质监测,进一步充实和完善莱芜市国民体质监测系统和数据库,全面了解和掌握莱芜市国民体质现状和变化规律,为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为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莱芜市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从5月27日开始,预计7月中旬结束。记者从莱芜市体育局了解到,本次国民体质监测对象为3至69周岁中国公民,分为幼儿、儿童青少年(学生)、成年人、老年人四个年龄阶段。其中,教育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儿童青少年(学生)体质监测工作,有关数据和论文一并纳入国民体质监测报告。
  莱芜市体育局群体科李德华告诉记者,国民体质每5年监测一次,但是由于2015是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所以全国性地提前到今年来进行国民体质监测。国民体质监测共设有凤城街道办、艾山街道办、莱芜市老年艺术团、机关幼儿园等24个监测点。
  据了解,国民体质抽样检测幼儿、成年人、老年人的总样本量为4800人,其中筛选出3240个合格样本上报省监测中心。在抽样检测时,各类人群(性别、年龄组、工作种类)在不同地区中须抽取等量样本;成年人和老年人力求在每一个年龄组内,样本的年龄分布均衡,以避免因年龄分布的偏差影响样本代表性;心、肺、肾、肝等主要脏器有严重疾病、身体发育异常、身体残缺畸形均不能参加测试,或是急性病患者,或在两个星期内患过高烧、腹泻等急慢性病,体力尚未恢复者可适当推迟测试时间。
  记者从钢城区监测点看到,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所要测试的项目也不相同。成年人(20-39岁年龄段)需监测20项指标、成年人(40-59岁年龄段)需监测17项指标、老年人(60-69岁年龄段)需监测16项指标。
  “体重超标了,回家以后得加强锻炼。”刚检测完体质的刘先生说,“没想到我的体质这么差,回家以后我得叫家人也来测一下。”记者看到,每位测完体质的市民手中都有测定报告和健身指导,“市民可以根据这两份报告,来调整自己的运动方式。”李德华告诉记者。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