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响创新引擎领跑协同发展
2016年07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设立亿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出台人才新政“黄金20条”;成立专业招商公司,实施“百人进京、百亿落地”招商工程;在全国首次发布小麦玉米质量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两个“标准”;在全国率先建立“巡回党校”、农村党政管理服务中心……
  齐河把创新作为协同发展的强力引擎,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产业创新、理念创新,协同发展步履扎实、铿锵有力:蝉联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荣获2016年上半年德州市协同发展督察评议总分第一名,北京电力巡检机器人项目、中科院可吸收硬脑膜项目等纷纷落地齐河……

  “连续2年跻身全国百强,连续6年荣获德州科学发展综合考评第一名,今年上半年再获德州协同发展督察评议总分第一,创新是法宝”
  “建成德州唯一县域国家级齐鲁科技孵化器、首家政府投资控股集团,发行全省第一支双创孵化专项债券,吸引165位院士、泰山学者‘加盟’,创新基因激活产业发展”
  齐河发展,优势独具。交通密度全国领先,是济南半小时生活圈的重要节点城市,处于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核心圈层及西部隆起带承接南北的关键部位,又是全省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试点县。
  但,齐河县委县政府仍感觉压力巨大。虽进入全国百强,并实现进位,但排名依然靠后。领跑协同发展,出路何在?齐河决策者认为,只有选择创新上快人一拍、先人一步,才能高人一筹,赢得优势。
  齐河高新产业培育、创新平台建设、体制机制改革已经初见成效,目前,齐河已构筑起钢铁冶金制造、绿色煤炭及化工、新能源汽车、铁路装备制造、高端食品饮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新材料、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电子商务等十大产业集群。三次产业比例调整到6.5:53:40.5。以集群为吸引,可口可乐、恒天然、中车等多家国际国内500强企业落户。
  同时,齐河县以创新的差异化、特色化理念打造专业园区。84平方公里的经济开发区,综合实力位居全省13位,总量规模已具国家级标准;黄河国际生态城作为省级旅游度假区,已落户重点项目12个、总投资近400亿元,现正加速向国家级迈进;齐鲁高新区建成了全省首家中关村海淀园齐河分园、山东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成为省会周边最具活力的高新产业聚集区;济北高铁枢纽经济协作区依托太青高铁济南北站,围绕高铁经济、高铁产业正打造30万人的宜居宜业现代新城。
  朗朗齐河“肺音”智能诊疗项目、北京兴汇同维电力巡检机器人项目、中科院可吸收硬脑膜项目、中国机械研究院特种金属材料研发项目……37个高新技术创新项目落户齐鲁高新技术开发区。
  引入“高新”血液同时,出台稳增长促发展20条政策措施,引导12家企业增加投资60亿元“二次创业”。强化人才科技驱动,发布创新创业人才引进“百人工程”政策,设立1亿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出台人才新政“黄金20条”,引进院士、泰山学者等高层次人才165人,帮助企业新增产值20多亿元。还与北大、清华等高校院所结成战略合作伙伴,中科院地下智能研发研究院、山东大学碳纤维生产基地落户齐河。全县建成院士工作站2家,培育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8家,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50个,高新技术产值连续4年逐年递增2个百分点以上。
  为加快培育高新产业,他们还改革招商机制,成立3个专业招商公司,瞄准先进制造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以齐河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为龙头,每年新增融资过百亿元。设立产业发展引导基金、高新技术产业专项扶持资金等。发行全省第一支双创孵化专项债券,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的特殊产业生态系统。以置换、挖潜等方式,每年获取用地指标5000亩以上,居全省前列。

  齐河县规划实施了10大类、104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综合承载力不断提升。图为建设中的济齐黄河大桥,是山东省重点建设项目。

  “首次向全国发布两个‘粮食标准’,为全国提供‘小康指标范例’,在全国率先建成‘巡回党校’,在全市首创闻名全国的“大义齐河”道德品牌,建设黄河水乡国家湿地公园、大清河生态水系工程,创新让齐河变跟跑为领跑”
  提供经验、创造标准,齐河的多个领域的改革与创新已经在全国领跑。
  粮食高产创建全国领先。去年初,齐河向全国率先发布小麦、玉米质量安全生产和社会化服务两项国家标准。连续7年蝉联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今年夏收,30万亩核心区小麦平均亩产654.7公斤,再次刷新全国大面积单产纪录。
  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为全国提供范例。制定涵盖县乡村三级的《齐河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国家统计局依据该体系,编制了全国第一个县级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以建成小康社会为依归,推行全面发展。实施济齐黄河大桥、太青高铁济南北站等“兴齐十大工程”。建设黄河水乡国家湿地公园、大清河生态水系工程,现代化城市框架基本形成。在全省率先通过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启动农村社区建设,规划百个并居型大社区,12万群众入住新居。评为全国唯一县级人居环境共建示范城市。并成功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今年可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基层管理走在全国前列。对农村党组织书记实行规范化管理,得到中组部、中央政研室的充分肯定,省委组织部在全省推广了齐河的经验做法。在全国率先建立的“巡回党校”,开启农村党员高端常态教育新模式。设立104个农村党政管理服务中心、70%的乡镇干部下沉,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的尝试成为全省、全国的亮点。抓基层打基础,齐河354个社区、村集体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3万元,消除了“空壳村”。
  在德州市首次创造性提出并把“大义齐河”建设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着力实施道德模范选树、志愿服务普及、好人文化培育三大工程,入选各级道德模范人数居德州第一,“大义齐河”已成为闪耀全国的道德品牌和地域名片。  
 文/侯刚 郑军 石勇 图/颜忠 任凯
  ▲以齐河历史发展脉络为主线,在大清河沿岸打造集历史性与艺术性于一体的中国历史文化第一碑廊。

  泉城欧乐堡梦幻世界,目前国内设备尖端、项目齐全、科技含量超高的大型游乐园,荣获山东省旅游项目规划创新奖。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