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没有门槛但需要“方圆”
2014年07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缺乏人员和资金储备,姜明通过微信、QQ等方式募款频被当成骗子举报,姜明满心委屈公益心被误解。撇去他行为中涉嫌违法的公募行为,单就公益探索经历本身也值得深思。
  持有义工证的姜明说,他有心做规范、创新性的公益,怎奈没有专业背景,又找不到“高手”指点,迷茫探索中走入死角。因为爆料中不涉及善款问题,我们无从辨析姜明的初心是为公益还是敛财,如若有证据指向其敛财谋私,自然会有法律制裁,此处不多论。
  单从其个体为寻求募集善款及纳新等公益努力来看,姜明的探索并非个例。现实生活中,太多人满怀公益热情,却苦于没有好的项目、团队,只能徘徊在外。
  我们常说慈善公益没有门槛,但这不意味着公益没有“方圆”,公募资质、善款使用、监管,都关乎善之塔的牢固。近年频发的公募基金会质疑及明星捐款真假大战即是此理。
  发乎心,止于礼。公益路上不设准入门槛是为了更多人能遵从善念。但作为公益路上的践行者,同样也应该有所储备,了解行业内的“方圆”,在法律和道德的框架内,将善之行做得更好。
本报记者 孙淑玉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